在人手一支智慧手機的網路時代,不論老少都面對資訊量爆炸的新形態生活,但多的資訊並不等於好的資訊,更可怕的是不實資訊的陷阱,正日日侵蝕著民眾的知識判斷與信任度, 因此,優質新聞發展協會 11 月間首度與 桃園市政府資訊科技局合作,辦理「桃園資訊素養工作坊」,分別在桃園區、中壢區社區內進行,希望 透過對查核工具的介紹、學員親身經驗分享 ,培養公民對查核假訊息的基本認識與心法。

11 月間連續四週,每週六下午,雖然每一次都是短短的兩堂課,...

記者陳培煌/報導

你有看過網傳「噴火鳥」影片?你相信鳥會噴火嗎?透過將影片擷圖反搜,一個簡單步驟,就會知道網傳影片的鳥不會噴火,而是分布在南美洲的鳳頭距翅麥雞。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查核團隊在12月4日前進新北市板橋區,舉辦「假訊息out! 動手玩查核」活動,帶領一群對事實查核有興趣的高中生、大學生、學校老師們,學習運用以圖搜圖、Google搜尋引擎語法、事實查核心法等工具,透過簡單技巧,人人都可以當「破案」偵探。

「2021事實查核工作坊/...

記者陳培煌/報導

華文圈的事實查核組織,呈現哪一種樣貌?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日前舉辦線上論壇,邀請到香港和中國的查核組織,分享兩岸三地的事實查核樣貌。儘管華文圈的查核組織面對的挑戰和脈絡不同,而衍生出不同的組織樣貌,但所有的查核工作者都試圖在複雜詭譎的政經環境中,都期盼自己的工作能為社會帶入批判思考和查證堅持,堅持追求真實與真相。


圖1:亞洲事實查核專業論壇第二場「華文圈的事實查核」/擷自研討會影片

睽違兩年,...

記者劉芮菁、何蕙安/報導

在新冠疫情的衝擊之下,全球不實訊息數量達到了史無前例的新高峰,也牽動亞洲查核組織的策略與發展。在龐大的假訊息挑戰面前,來自印度、印尼與日本的查核組織負責人認為,「媒體素養」仍將是最大關鍵,如何讓民眾認識不實訊息的危險、具有查證資訊的能力與意識,是各大組織當前的工作重點。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舉辦的「2021亞洲事實查核專業論壇」第三場線上座談,在11月22日登場,該場座談由政治大學創新國際學院助理教授陳柏良主持,邀請印度查核組織《...

記者何蕙安/報導

2021亞洲事實查核專業論壇 」昨(16)日登場,專研亞洲事實查核運動的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副教授鍛治本正人(Masato Kajimoto)坦言,「事實查核難以改變人們的政治行為」,他認為事實查核工作的真正價值在於「傳播查核工具與策略」,幫助全民學習辨識不實訊息的技能,進而停止謠言的有機傳播。

...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主辦的《2021深度事實查核培訓營》,於2021年9月16日和17日連續兩天登場。該培訓營過去兩屆都在台灣舉辦實體會議,今年第三屆則因疫情改為線上,由國際事實查核專家歐文(Eoghan Sweeney)從柏林連線教學,傳授事實查核和調查報導的技巧和方法學。

圖1:《2021深度事實查核培訓營》於2021年學員大合照

從2019年開始舉辦的培訓營課程,在台灣主要邀請傳播學者、專業媒體工作者和事實查核工作者,...

記者陳璽安/報導

從「新冠疫苗有什麼副作用」,到「聞寵物體味能不能抗癌症」,科學的範疇之廣,使科學成為不實訊息的常見的素材來源。究竟科學的不實訊息如何產生?身為非科學背景的公民,我們該如何判讀科學新聞的真假?又該如何因應面對鋪天蓋地的科學不實訊息呢?

「2021調查報導與事實查核工作坊」昨日(8月5日)登場的「科學與事實查核」講題,中正大學通識中心教授黃俊儒以及台灣科技媒體中心博士後研究員陳璽尹,分別從傳播研究者與科學家之眼,帶我們一探「科學」、「科學新聞...

記者馬麗昕/報導

運用網路原生代的優勢,高雄鳳山高中同學陳顥文和師大附中同學張喆,分享他們如何運用查核方法和工具,動手查核校園和生活中的假訊息,他們讓數位識讀不再是冰冷的學習,而成為長在身上的技能。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優質新聞發展協會與台灣事實查核中心共同舉辦「2021年調查報導與事實查核工作坊」,第三天(8月5日)下午登場的第一個主題是「學生來闢謠」。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總編審陳慧敏主持,邀請鳳山高中事實查核中心創辦人陳顥文、師大附中學生張喆,...

記者何蕙安/報導

為了瞭解土地使用的合理性與公益性,民視文字記者黃建璋與攝影記者蕭惟任從彰化為起點,走訪農村與工業區,與當地居民、廠商與對談,探討台灣「農地消失」與「土地財政」等兩大議題。儘管過程中面臨多重考驗,但兩人花了半年耕耘的「消失的農地」系列報導以極具說服力的影像與多元面向,在2020年獲得了...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