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調查報導與事實查核工作坊】面對資訊亂流 應建立健康媒體環境

記者陳培煌/報導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一百多天,台灣媒體與事實查核組織在這場戰爭中,分別在新聞報導與查核報告扮演傳遞正確訊息給台灣閱聽眾的重要角色。《報導者》副總編輯劉致昕引用烏克蘭查核組織創辦人的話表示,「面對資訊亂流,最根本還是得建立健康的媒體環境」。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總編審陳慧敏指出,俄國作為戰爭發動者,散布大量假新聞與不實資訊,台灣媒體礙於時間與查證技術,產生空白處,導致「全球獨家」新聞產出。

2022調查報導與事實查核工作坊在7月16、17日舉行,第二天場次「烏俄戰爭的報導與事實查核」,由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董事長羅世宏主持,主辦單位邀請TVBS電視台副總監楊樺、中央社總編輯陳正杰、劉致昕與陳慧敏等分享看法。


圖1:2022調查報導與事實查核工作坊「烏俄戰爭的報導與事實查核」場次 /特約攝影記者趙元彬攝

TVBS電視台副總監楊樺表示,電視台在報導戰爭新聞時,須進行來源確認、現場確認,以及這兩者的交叉確認,同時還得加上經驗值判斷;過程中當然會有誤差值,電視台會隨時修正,希望在新聞和事實查核中間取得平衡。

楊樺指出,事實查核可能要一兩天時間才能知道真實與否,但電視台不一樣,第一時間就要決定,特別是報導戰爭新聞來的太快,在人力成本與目前疫情等種種因素下,TVBS與其他國際新聞媒體夥伴建立交換機制,在雙方不需支付費用情況,進行新聞交換。因此,在這些國際新聞媒體訊息的相互確認與信任下,成為是否為新聞事實的基礎。


圖2:TVBS電視台副總監楊樺分享電視台如何建立可信的資訊源頭,處理烏俄戰爭新聞/特約攝影記者趙元彬攝

中央社總編輯陳正杰指出,中央社在嘗試近三個月時間,駐印度與土耳其兩位特派記者取得進入烏克蘭機會,實地採訪當地現況,以及台灣在未來是否有機會在該國重建上扮演角色。

陳正杰提到,面對俄羅斯或中國等獨裁政府的各種宣傳,台灣媒體該如何報導?是照單全收、還是抱持懷疑態度?他以俄羅斯莫斯科號沉沒為例,俄羅斯宣稱是軍艦失火,烏克蘭則指稱是受到其巡弋飛彈攻擊,而烏方說法獲得美國國防部證實,中央社當時報導的做法是在新聞中讓三方說法並陳。

對於傳統媒體是否應該在內部成立事實查核單位,陳正杰認為,目前在網路上太多訊息流傳,過去可能只有在愚人節才會出現假訊息,現在已經演變成長期與慣性的攻擊;記者與編輯等所有新聞工作者,在面對網路各種訊息時,都應該要有意識與概念,而非照單全收。


圖3:中央社總編輯陳正杰運籌和佈局,爭取到兩位特派記者前進烏克蘭採訪,把烏克蘭訊息帶給台灣社會/特約攝影記者趙元彬攝

報導者副總編輯劉致昕表示,烏克蘭查核組織StopFake創辦人說道「事實查核很關鍵沒錯,但在面對資訊亂流,根本還是建立健康的媒體環境;對方是用整個國家預算來製造假訊息,因此一個事實查核組織的力量不夠,要有健康媒體環境,才能反擊對方。」

劉致昕說,社群平台在這次烏俄戰爭期間,成為現場狀況的主要訊息來源,他在2月24日開戰當日,透過Instagram的限時動態搜尋,找到六位烏克蘭當地年輕人,一起跟他們經歷開戰那一晚的感受。

不過,劉致昕指出,社群平台也成為戰爭的正反方的攻防主要工具之一,俄羅斯開始模仿查核組織的查核方式,製造假訊息。他認為,應該要把這些散布假訊息的敘事內容、平台、手法與帳號等資料記錄,並畫出「地圖」,當下一次出現新的傳言,就能比對得知是不是同樣模式。


圖4:報導者副總編輯劉致昕分享前往烏克蘭邊境採訪經驗/特約攝影記者趙元彬攝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總編審陳慧敏表示,在烏俄戰爭爆發後,台灣人會有既視感,因此想了解烏克蘭發生什麼事情,導致大量相關訊息在網路流竄,當中有非常多的假訊息,這讓台灣媒體環境受到極大考驗,且礙於時間與查證技術等因素,產生空白處,導致「烏東肥貓」這類「全球獨家」新聞產出。


圖5: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總編審陳慧敏指出烏俄戰爭凸顯台灣媒體困境/特約攝影記者趙元彬攝

陳慧敏說,事實查核中心承接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後的全球協作模式,在這次烏俄戰爭也不例外,不僅學習其他國家查核組織的查證技巧,同時也發布相關的媒體識讀與查核教學資訊。在全球查核組織協作、烏克蘭查核組織與數位調查公民等多方力量,利用數位調查技術,破解俄方製造有關「布查慘案」、「馬立波婦幼醫院遭攻擊」的不實資訊。

「查核中心先前曾遭質疑為什麼要查證烏克蘭方的資訊,是不是在挺俄國?」陳慧敏指出,就像烏克蘭查核組織VoxCheck總編審Svitlana Slipchenko先前受訪時說過的一句話「真實先行於政治」,VoxCheck每天發布的「戰報」,並不是政府官方宣傳資訊,而是經查核過的資訊;查核中心亦是如此,每天做的工作就是要讓台灣閱聽眾了解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