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調查報導工作坊/活動報導四:記者不斷查證以接近真相

偵探記者展開調查  不斷查證以接近真相/特約記者 吳淑鈴

2018年調查報導工作坊-「調查報導技巧暨案例討論」第二場,邀請「遠見雜誌」總主筆彭杏珠分享她從事調查報導的經驗。她回顧自己20多年來的新聞工作經歷,認為不管是單篇報導或是專題企劃,實際上都離不開調查。她認為從事調查報導就如同懷著一名偵探的心情,透過逐步的抽絲剝繭和調查,得以一步一步接近事件真相。

在此次的調查報導工作坊中,她即以「柯南的奇幻之旅」為題,透過「垃圾大戰」、「海岸線報導」和「核廢料」三個議題,帶領所有學員一起進入她的奇幻之旅。

奇幻之旅(一):追尋垃圾大戰的源頭

「垃圾只是垃圾嗎?」彭杏珠回憶,台北市在2016年11月,焚燒了雲林縣2萬2851噸垃圾,引起台北市議會強烈反彈,紛紛以影響台北空汙、為何處理別縣市垃圾等說法提出質疑。當時沒有其他媒體繼續往下探究,卻引起了彭杏珠的注意。

回溯至1996年,當時在政府推動「一縣市一垃圾焚化爐」的政策下,各縣市紛紛蓋起焚化爐。但隨著環保署推動資源回收政策、垃圾減量,使得家戶垃圾減少,不但使尚未蓋成焚化爐的少數縣市停止興建,已蓋好的焚化爐也面臨無垃圾可燒的窘境,甚至需拜託沒有焚化場的縣市將垃圾交給有焚化場的縣市焚燒。

這樣的情況在兩年前(2016)逆轉。彭杏珠說,台灣有八個縣市沒有焚化爐,本來其他縣市搶著焚燒垃圾,但兩年前開始,這八個縣市花錢拜託別縣市幫忙焚燒,卻沒有縣市願意接手。她認為,有新聞感可能就會察覺這裡面隱藏了某些真相。基於這樣的認知,彭杏珠便開始展開實地採訪調查,並從點、線、面逐步擴展成大規模的訊息蒐集。舉例來說,由於台南社大環境行動小組召集人黃煥彰長期關注廢棄物議題,彭杏珠便將對方設定為採訪對象,並在採訪過程中,得知問題來自於垃圾焚燒後的底渣。

彭杏珠在一次採訪中調查到「底渣」是引發垃圾大戰的源頭,得以探討八個沒有焚化爐的縣市所面臨的困境。(攝影/吳淑鈴)

底渣是引起垃圾大戰的原因,垃圾愈多、底渣就愈多,當無法處理底渣時,有焚化爐的縣市自然就不會再收其他縣市的垃圾。她回想,當時高雄市表示可以免費幫外縣市焚燒垃圾,但該縣市必須自行把底渣運回,並要求1噸的垃圾要運回1.67噸的底渣或1.8噸的再生粒料。消息一出,台東和雲林議會都無法接受,直指是「不平等條約」;而不能接受的結果就是台東、雲林等地的垃圾無法運出焚燒,導致2016年底到2017年初出現「垃圾堆滿山」的現象。

找到引爆垃圾大戰的原因,如何引起讀者興趣?彭杏珠說,「就算我有很多寶,這個寶還是要吸引你來看!」由於讀者不喜歡太研究性質、偏教條式的內容,於是她便轉個方向告訴讀者真相。在報導中,她指出全台灣有八個縣市沒有焚化爐,其中六個縣市沒有設置焚化場,另外兩個縣市的焚化爐沒有啟用,統計這八個縣市一年總共約有35萬噸的垃圾要找到焚化場焚燒。這些垃圾不僅到處流浪,光處理費加上轉運費,就要花費人民近7億台幣的納稅錢。

此外,隨著議題愈挖愈深,有業者向彭杏珠透露許多公共工程都用了底渣,但她和主管討論後,雖然是獨家消息卻決定不處理,「因為那是紅線,我們不是檢調單位、沒有能力去處理,所以只好割捨。」另外她也說,調查報導有時必須處理匿名採訪,雖然新聞必須有憑有據,但有時匿名採訪才有機會接近事實;而面對匿名採訪的處理方式,就是拿對方的話再去多方查證,以求接近實際的真相。

奇幻之旅(二):黃金海岸線

海岸線和垃圾大戰一樣都是老掉牙的議題,為何2017年要再炒冷飯?彭杏珠說,台灣的《海岸管理法》延宕了24年,2015年2月才立法公布,又延遲到2017年2月才公告「整體海岸管理計畫」。「這個路真的很漫長!」彭杏珠認為此議題值得進一步探討,因為台灣以前的海岸線很漂亮,但現在的景象早已截然不同,需要人民共同關心。

對的人可以引領你走到對的方向,並且節省許多時間成本。如同從事任何報導一樣,最基本、紮實的工作就是展開實地採訪調查,且要找到一個關鍵的破口。彭杏珠說,她找到師大地理系一名長期研究海岸線的老師,在採訪過程中,對方提到他前陣子剛好跟內政部營建署開會,會議是關於營建署盤整全國海岸線的狀況,但他手上只拿到局部資料。彭杏珠表示,對於記者來說,下一步的動作就是去找營建署,但和政府官員聯繫必須告知對方報導的初心只是想了解台灣海岸線的問題,讓讀者認知到台灣海岸縣的重要性,透過不斷地溝通和說服後,對方才願意把整本幾十萬字的報告交給她。

彭杏珠表示,垃圾大戰或海岸線都屬於老議題,記者應重新思考和讀者切身性較高、能引起讀者關心的報導方向和角度。(攝影/吳淑鈴)

「老議題有沒有辦法創造出新的生命或角度?」傳統海岸線的報導主要探討國土消失、海岸後退等,彭杏珠直說,這些資訊和讀者之間的切身性較低,較難引起讀者的共鳴。她認為,人民很在意政府花用的納稅錢,於是她便從「錢」的角度切入,首先統整出全台灣人為的海岸線為753公里,再耗費許多時間計算出海岸線的價格。

但計算海岸線的價格,沒有想像中容易。海岸管理的困境,在於常找不到負責的主管機關,或是每段海岸線的主管機關不只一個。以南寮漁港為例,海岸線第一段屬於農委會漁業署,中間因牽涉到垃圾掩埋場,屬於新竹市政府,最後面一段則屬於水利署。加總這三個單位投入的經費後,這段4.46公里的海岸線,17年來的維護費共5.23億,平均每公里為1.17億。彭杏珠表示,旁人可能會認為一段、一段的加總並不困難,但實際上每一段都要花費許多心力說服相關主管機關願意提供數據,並告知對方取得數據的用意在於告訴人民真相,讓他們瞭解台灣長期在海岸線上花費了多少錢,未來還可能會持續花費下去,而這些後續發展都需要透過報導讓人民一起來關心。

奇幻之旅(三):核廢料議題

彭杏珠分享的第三個奇幻之旅,是她原創的調查報導。她選擇核廢料議題,一方面因為台灣人從小接觸的基本教育中並沒有關於核能或輻射的科普教育,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此議題涉及政治意識形態,很少人願意觸碰此議題,所以引起她想挑戰的想法。而最初開展此議題的契機則是來自於2014年前民主進步黨主席林義雄帶頭絕食抗議,促使當時的執政黨在承受極大壓力之下,宣布核四封存;但對很多媒體而言,這卻是不敢碰也不願表態的議題。

但封存就可以邁入非核家園了嗎?

在核電議題中,彭杏珠最初關注的是核一、核二的燃料棒已達到「棒滿為患」的臨界點。她解釋,核燃料棒在爐心運轉一段時間後一定要卸除,卸下時因為溫度極高,必須在冷卻池冷卻很長一段時間,甚至長達十年以上。但目前燃料棒面臨的情形就像是一開始蓋了不夠大的停車場,後來才發現很多人買車子,卻沒有地方停車。

將關心燃料棒的處置作為報導起點,彭杏珠從零開始學習核電、輻射等概念。她說,多數人聽到輻射就覺得危險,甚至直接聯想到日本福島的核災事件,但「一個記者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一定要歸零」,所以彭杏珠第一件事就是去請教核子工程與科學研究所(簡稱核工所)副教授張似瑮,重新認識「輻射」。張似瑮也幫彭杏珠建立了很多關於輻射的正確觀念,讓她知道很多食物都有輻射,甚至包括包裝食品、生鮮,都會藉由輻射殺菌;只要觀念正確,就不需要感到害怕。

彭杏珠建立了正確觀念後,下一步便開始思考如何命題。原本她只是研究核廢料要如何處理、何時除役、何處可放置核廢料,以及核廢料對人們的影響等,但研究到最後,發現這些議題其實都和非核家園有極大關係,若這些核廢料無法妥善處置,真正的非核家園也只實踐了一半。

各說各話時,用科學數據說明真相。在討論核廢料置放處時,很難不談論到政府在1982年於蘭嶼設置的低階核廢料儲存場。由於蘭嶼當地的反核團體和官方都指稱對方關於輻射量的數據是造假的,彭杏珠便和清大核工所副教授張似瑮及輻防協會的人合作,帶了兩部精密手提式儀器,實地到蘭嶼量測。「量測的結果其實你會嚇一跳!」彭杏珠說,儀器顯示的輻射量數據其實很低,不管當地人民是否同意,記者要做的就是呈現客觀科學數據。

接近真相的態度:查證確實、歸零、抱持懷疑

彭杏珠認為,任何報導都須不斷驗證、多方查證,這樣才能建立出良好的媒體形象,也能提供讀者最貼近真相的內容。(攝影/吳淑鈴)

紮實地進行調查報導,會成為未來的重要基石。例如今(2018)年四月的深澳電廠議題,彭杏珠在第一時間就清楚地報導事件的來龍去脈;或是五月份雙北地區在15天內跳電7次,她也可以在兩小時內完成一篇分析稿,並在報導中明確地指出引起跳電的原因。她說,從事調查報導的過程就像蓋房子,只要地基打穩,之後遇到類似事件時,就能快速地掌握該事件的核心和前後脈絡。

呼應一開始的說法,彭杏珠強調從事調查報導是一種心態,任何報導都需要透過調查才能接近真相。同時身為記者,需具備從事調查報導的先天要件,亦即去除先入為主的觀念,假使一開始持有偏見,認為核能不好,就不可能寫出貼近真相的內容。此外,記者除了要學習歸零,對任何採訪對象或專家,也應抱持懷疑的態度,若只是有聞必錄,同樣無法接近真相。

撰寫報導 需懂得轉化和包裝

在從事調查報導的過程中,記者需化身為偵探,透過實地採訪和多方查證,以接近真相。在撰寫報導時,記者則是要擔任轉換的角色,將艱澀的專有名詞或現象轉化成讀者聽得懂的話;同時必須思考用何種方式包裝和呈現議題。彭杏珠也強調,轉換成讀者有感的素材是非常重要的報導關鍵。

從事調查報導,不要畏懼發出真實的聲音。彭杏珠說,進行極具爭議的議題時,只要記者是依據事實報導,就一定會有人閱讀和支持;同時面對千變萬化的數位時代,貼近真相的報導內容仍是王道。另外她也重述查證的重要,在數位時代裡不應搶快,任何內容都要查證確實,「多一分查證會少一分傷害」,彭杏珠強調。

彭杏珠說,「我雖然不是司馬遷,但我想為歷史留下紀錄。」只要秉持給予真實內容的調查態度,為歷史留下的報導就會是最貼近事件真相的重要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