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釐清】網傳「國衛院研究:長期吃維生素D3會增加失智症風險」? 經查: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9/5版】 一、傳言提到的國衛院研究為動物實驗,發現失智症小鼠持續補充非活性維生素D3,會加劇大腦的病變以及智能退化;再利用台灣健保資料庫,觀察年長者長期高劑量攝取維生素D3與失智風險增加有關聯性。 但此研究不能推論為因果關係,也就是說,不能直接推論為「攝取維生素D3會導致失智症」。
【錯誤】網傳「一盤炒苦瓜一個月毒倒8個人!苦瓜和蝦子一起吃竟等於吃毒藥,吃2口就能要了你的命」? 經查: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9/2版】 一、毒物科醫師和營養師都表示,苦瓜和蝦子一起吃並不會產生毒性,傳言所述錯誤。 二、專家表示,苦瓜與其他食物搭配並無特殊禁忌,網傳苦瓜不能和山竹、南瓜、豬排一起吃並不正確。民眾把握適量攝取、均衡飲食,不用過度擔心。 因此,傳言是錯誤訊息。
【事實釐清】網傳影片「小孩遭狗咬傷,狂犬病病毒侵襲神經系統,不由自主發出狗叫聲」? 經查: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8/29版】 一、網傳影片經翻譯協助檢視,影片對話是越南語,並非發生在台灣事件。根據疾管署統計資料,台灣自1959年後即無人感染狂犬病的案例。
【錯誤】網傳「主流媒體美國ABC電視台 終於承認----第 4 劑疫苗接種可能會關閉您的免疫系統 」? 經查: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8/25版】 一、網傳影片出自美國媒體電視節目,該節目邀請一名醫藥記者分析新冠疫苗第四劑。該記者先介紹一篇醫學研究,研究指出接種第四劑後抗體會明顯增加,但抗體持續多久不清楚。 她隨後個人評論,建議民眾「低估打越多劑、抗體越高」說法,她略提到「免疫也可能開始關閉」,但她並未提出證據,也沒有多做解釋。
【錯誤】網傳圖卡「新的詐騙手法,就是收到假的勞工保險局寄來的繳費通知...繳費後就會入到不知名帳戶去了,結果我下樓剛好收到我們要繳費的信,兩封一封金額完全不對,紙也沒浮水印在上面,看一下信也長得不一樣」? 經查: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8/22版】 一、網傳圖卡中的勞保局繳費通知單,一張是退休金繳費單,一張為保險費繳費單,均由勞保局寄發,不同繳款項目使用不同信封。 二、勞保局指出,民眾若有擔憂,可直接進入勞保局全球資訊網首頁,於「線上申辦」項下點選保險費、退休金、國民年金,可以查詢或補印繳費單。
【錯誤】網傳「新規上路啦!6月20日開罰啦!千萬不要為了遮掩太陽烈照而躲在畫有紅邊線上 均被拍到了罰鍰$600元」? 經查: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8/19版】 一、6月20日並未實施任何交通違規新制;現行法規也沒有「躲太陽違規開罰」相關條文。 二、依照現行法規,駕駛人為了躲太陽,停在陰影處,而未能在停止線後方等候,交通警察會先以勸導為主,但實際執法仍會視車輛停放的位置是否影響交通而定。
【錯誤】網傳連結「台灣銀行 政府補貼」領取補貼? 經查: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8/16版】 一、網傳網址為釣魚網站,並非是臺灣銀行發布。 二、資安專家表示,網傳連結為釣魚網站,目的是以優惠券、獎品獎金為誘因,引導民眾將詐騙訊息傳給更多人,且誘導民眾填個資。提醒民眾不要隨意填寫資料和轉傳給親友。 網傳網址為詐騙訊息,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錯誤】網傳影片「好可怕,連吃的米,都可用塑膠製成。魚目混珠,根本看不出」? 經查: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8/3版】 一、網傳影片為製作再生塑膠粒的機台設備生產塑膠粒,再生塑膠粒的尺寸接近米粒,但氣味、外型都和真米有明顯差異。 二、台灣市面並未流通塑膠假米。農糧署表示,自然生長的米,每粒形狀及胚芽缺口大小都不同,不易假造,且使用塑膠製造假米的成本,高於種植白米的成本。 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事實釐清】網傳「香腸、培根、火腿、肉乾等加工製品,這些添加亞硝酸鹽的加工肉品,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入致癌黑名單...農業試驗所鳳山分所針對29種水果取樣,結果發現,排毒最強的是芭樂,只要一顆芭樂就能分解18條香腸的毒素」? 經查: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7/20版】 一、網路流傳的農試所實驗是測驗不同水果汁清除亞硝酸鹽效果的體外實驗,當時農試所鳳山分所以實驗數據結果,推算一顆芭樂大約能清除13-18條香腸所含的亞硝酸鹽量。 二、鳳山分所及營養師強調,該實驗僅為體外實驗且為推算,無法推及人體內的代謝作用。
【錯誤】網傳「美歐地區一些鳥類可能會帶著猴痘病毒陸續傳染到亞洲地區,因此,如果看見不能飛不能走,在掙扎的鳥兒,請不要去抓去逗,恐感染猴痘」? 經查: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7/12版】 猴痘病毒只會傳染給哺乳動物,目前沒有禽鳥會感染猴痘病毒的科學證據。 雖有極小可能性是,鳥類未被感染,但身上沾上病毒,不過,病毒無法在宿主外生活太久,因此禽鳥難以用此傳播方式將病毒從歐美帶來亞洲傳播。 因此,傳言稱「美歐鳥類會把猴痘帶往亞洲」是錯誤訊息。
【部分錯誤】網傳影片「只要4招!拒絕COVID-19找上門😉綠茶漱口可以清除病毒,喝百合水能滋潤黏膜,服用玉屏風散、每天攝取3公克維生素C、快速呼吸法都能提升免疫力」? 經查: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7/12版】 網傳影片指出「每天服用3公克維生素C」,營養師說,這遠超出建議攝取量上限,民眾若攝取過量維生素C可能會引發腹瀉,也有研究發現腎結石、泌尿道結石的比例會上升。
【錯誤】網傳圖卡「明天開始電費分三段式,上午7到13點是平常5倍、下午13點到15點是平常10倍、下午15點到隔天早上7點最便宜」? 經查: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6/22版】 一、夏月電價於6/1至9/30實施,但電價計價是依用電量計算,並非網傳所述分三段式,也跟用電時段無關。 二、傳言為舊謠言,每年夏季都會重傳。傳言提到的「紅、綠、黃三色時段電費」為台電公司2019年的實驗方案,從未正式實施。 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