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錯誤】網傳「台灣太陽光電板引發熱島效應,阻礙鋒面形成,影響降雨」? 經查: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5/22版】 2023年5月流傳文章指稱台灣設置太陽光電,會阻礙鋒面、造成熱島效應、減少降雨等,經諮詢相關專家,查證結果如下: 一、學者指出,鋒面空間尺度為數百公里至上千公里,影響台灣鋒面因素為太平洋高壓、來自青康藏高原的對流系統、西南季風。至於太陽光電板面積規模太小,並非影響鋒面的因素。
【事實釐清】網傳社會案件影片「千萬不要開車或騎車跟人起衝突,你永遠不知對方是何等人物」? 經查: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5/17版】 網路上近期流傳兩支交通衝突引發的槍擊事件影片,影片搭配傳言稱「千萬不要開車或騎車跟人起衝突」,由於傳言未說明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流傳時易被視為發生於台灣;另有少數傳言版本指稱為台灣治安。 查證如下: 兩支網傳影片的發生地點均非台灣。
【錯誤】網傳「溫州400人義大利旅行團集體失聯,義大利駐中領館緊急叫停全部簽證辦理」? 經查: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5/15版】 社群平台自2023年5月12日起,流傳中國旅遊業者的業界消息,用文字與影片指稱中國400名溫州團旅客在義大利失聯,義國政府緊急暫停發給中國人簽證,相關訊息引發中文媒體報導。查證如下:
【錯誤】網傳協尋文「高雄小六女生今日離家」? 經查: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5/11版】 網路從2023年5月2日起流傳一名高雄小六女生的協尋文,經過查證: 一、網傳協尋文中的小六女生是在2023年5月2日自行出門去外婆家,當日已平安返家。 二、部分協尋文所附的照片上被添加日期「協尋失蹤妹112/5/6」,但實際上事件發生於5月2日。
【錯誤】網傳「南高屏高溫是因為強能量鼓動岩漿庫、熱氣滲出表土所致,南高屏請嚴防可能的強烈致災地震」? 經查: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5/10版】 一、中央氣象局表示,5月4日在台南南化觀測站測得攝氏38.8度高溫,原因為日照強烈、吹南風,且南化近山區,因地形緣故散熱效率低,較易發生極端高溫,和岩漿庫沒有關係,且南高屏地區地底下也沒有岩漿庫。
【錯誤】網傳圖片稱「最新消息!:剛剛傳出烏軍發動報復攻擊,可能以多管火箭猛烈攻擊別爾江斯克一座有大量俄軍人員駐紮的機場。俄軍可能傷亡慘重」? 經查: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5/8版】 社群平台推特、臉書5月1日流傳一張圖片稱「最新消息!剛剛傳出烏軍發動報復攻擊,可能以多管火箭猛烈攻擊別爾江斯克一座有大量俄軍人員駐紮的機場,俄軍可能傷亡慘重」。查證結果如下:
【錯誤】網傳影片「高雄天氣太熱了,猴子跑到民宅的頂樓並打開水塔蓋進入玩水」、「高雄鼓山區鼓山三路猴群氾濫進水塔泡澡」? 經查: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5/4版】 網路於2023年5月間流傳影片稱高雄猴子跑到民宅進入水塔玩水,經過查證: 一、網傳影片是把兩段不同地區拍攝的影片剪輯在一起,獼猴攀爬電纜線的影片在台灣拍攝,而猴子進入水塔玩水的影片拍攝於印度,而獼猴專家協助檢視玩水獼猴的影片,獼猴的尾巴較短,與台灣獼猴尾長比例不相符合。
【錯誤】網傳影片「6歲小女孩睡醒眼睛看不見,原來是長時間玩手機,視網膜動脈阻塞導而失明」? 經查: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5/3版】 一、眼科醫師表示,長時間看手機的確對眼睛不好,易讓眼軸拉長加深近視,而小孩越早近視,日後就越易變成高度近視。 二、眼科醫師表示,視網膜動脈阻塞患者多為50歲以上的三高族群,因血栓跑到視網膜血管塞住引起「眼中風」。網傳影片稱「6歲小孩玩手機造成視網膜動脈阻塞、雙目失明」應是臨床不會發生的案例。
【錯誤】網傳影片「戰爭是可怕的!無需子彈破片直接傷人」? 經查: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4/28版】 社群平台流傳一段1分30秒的影片,搭配文字指稱戰爭是可怕的。該影片是由6段影像剪接在一起。 經過查證,此6段影像均拍攝於2020年8月4日貝魯特港爆炸事件。此爆炸事件是存儲在港口倉庫中的硝酸銨庫存爆炸,與戰爭無關。
【錯誤】網傳影片「台灣詐騙集團在新加坡被捕」? 經查: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4/28版】 通訊軟體近期流傳一段影片稱「台灣詐騙集團在新加坡被捕」。 查核中心透過查證與比對,確認此影片的原始事件是2020年4月發生於台北市的拘禁凌虐案件,網傳影片中的男子疑似遭到黑幫設局「黑吃黑」。 影片挪用不相關的畫面宣稱為「台灣詐騙集團在新加坡被捕」,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詐騙】簡訊通知「您有一筆交通罰款逾期未到案,請於112/04/27前繳納,査詢及繳費請點此 t.ly/mvdis.gov.tw」? 經查: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4/28版】 近期許多民眾收到簡訊通知有一筆交通罰款逾期未繳,要求民眾點按網址、限期繳納。經查證,此為詐騙訊息。查證結果如下: 一、專家表示,網傳簡訊網址刻意以「.gov.tw」偽裝成政府單位網站,實測點入後就會跳轉到一個沒有「.gov.tw」的網址。
【錯誤】網傳「新加坡新聞!建議每個人都戴上口罩。因為新的COVID-Omicron XBB變體冠狀病毒是不同的、致命的」? 經查: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4/21版】 一、新加坡衛生部4月19日在臉書闢謠。新加坡衛生部指出,變異毒株XBB比Delta株溫和,並沒有造成更高的死亡率。近期新加坡新冠患者進入加護病房的住院人數仍保持穩定,且人數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