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查: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1/17版】

近期網路「流水席之亂」引發社群討論,臉書開始流傳一篇文章「描述30年前芭樂汁的製作過程」,查核中心特向發文者求證,並採訪相關專家、廠商如下:

一、網傳文章的來源是2013年一則臉書貼文,查核記者詢問貼文作者,作者表示,此貼文是描述1980年代的回憶故事,並非指現在的情況。

二、專家表示,台灣1980年代早期多種植「更年型品種」芭樂,確實比較容易軟熟,是早期芭樂汁的原料來源;但台灣目前約9成以上的芭樂都是「非更年型品種」如珍珠芭樂,不用放到過度軟熟也可以榨汁,且目前種植芭樂都會套袋,防蟲害、日曬。

三、食安專家表示,1980年代台灣食品認證機制尚未普及,確實有很多未登記小型食品加工廠,不排除有傳言所說情況。但目前台灣食品認證機制、規範已與當年不同,也並未發生相關食安事件。

四、農品、芭樂汁廠商指出,農民採收芭樂後,會到集貨場進行選品分類,通常無腐爛的黃熟果,或表皮有瑕疵的果實會提供給加工場;若果實腐爛、有病蟲危害者大多是做堆肥或飼料用,並不會進到加工場。

傳言來源為2013年一則臉書貼文,貼文是描述1980年代的回憶,並非現今狀況;專家表示,傳言描述內容與目前台灣的芭樂種植加工技術不符。

點選查看完整查核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