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調查報導工作坊/活動報導三:影像調查報導 查證仍是核心

影像調查報導  查證仍是核心  特約記者/吳淑鈴

「今天的主題是如何避免調查報導的陷阱,對我來說,要避免這個陷阱只有一件事情要做,就是好好查證、花時間去查證。」張涵青一開口直截了當地說出她的核心想法。

2018年調查報導工作坊以「調查報導的大陷阱」為主題,邀請天下雜誌資深記者,同時也是第16屆卓越新聞獎電視及網路影音類調查報導獎入選者張涵青,以「農地上的世界冠軍:如何用影像作新世代調查報導」為題,分享她在網路世代中從事影像調查報導的技巧和方式。

立志當記者 確立影像報導方向

「我其實有閱讀障礙,我沒辦法讀書。」張涵青首先回顧了自己從事記者的心路歷程。她笑說,網路上很多鄉民會用「小時候不讀書,長大當記者」來批評記者。她坦率地笑說,這段話很污辱記者,但似乎又很適合她。

約莫自國小五年級開始,張涵青就立志當一名記者。她自承功課不好、有閱讀障礙,背書往往都要比別人多花上三、四倍的時間,但她最大的優點在於個性積極、喜歡問為什麼、具備好奇心,且敢於挑戰。在張涵青高三時,她就毛遂自薦地進入「真相電視台」(該電視台已結束經營)實習;升上大一後,她又再度毛遂自薦地到了「四川電視台」實習。

「對我來講,我沒辦法當平面記者……,所以我一直都知道電視新聞是我要做的事情。」張涵青說,她懂畫面的語言以及如何用畫面傳達內容,於是一直往電視台方向前行。大二到大四期間,她在「中天電視台」從工讀生開始,一路做到正職編輯;畢業後,她便開始當起記者。

成為記者雖然實現了張涵青的夢想,但她卻開始感到失望。在她原本的想像裡,記者可以幫社會主持正義、替社會發聲,但實際工作後,卻明顯感受到電視記者面臨的工作困境。例如一名記者上午和下午要各做出兩則新聞,根本沒有足夠的時間好好查證,而記者通常只能依循著這樣的模式。在這個階段中,對自己、工作產生諸多懷疑的張涵青便放下記者工作,出國讀書。

回來之後,張涵青決定轉換路線,在有機會加入《民視異言堂》之後,成了正職的專題記者;之後,張涵青更在《天下雜誌》發展全數位媒體之際,成了《天下雜誌》的一員。

電視和網路平台截然不同 須先了解TA特性

從電視記者轉到多媒體平台的張涵青表示,製作報導前要先瞭解主要的TA,亦即20歲到40歲網路世代的特性。(攝影/吳淑鈴)

「對我來說真的非常衝擊!」《天下雜誌》的運作方式跟張涵青熟悉的電視報導方式截然不同。譬如在電視台可以做出一則45分鐘的專題,內容也可以容納所有和議題相關的利益關係人;但因為網路世代的觀看習慣和方式和傳統電視閱聽眾的觀看模式完全不同,多媒體平台上根本無法承載長篇幅的專題。

此外,在電視台做報導主要都是單向傳播,但網路報導顛覆了這樣的方向。張涵青說,開會時總編輯會問「你在談你的題目之前,先想一想,你的讀者想要什麼東西。」換句話說,記者要先思考讀者想獲得什麼資訊,這則報導對讀者的實際生活、思想、知識有沒有影響,基於這層思考做出的深度報導,讀者才較有可能主動去點選和閱讀。

「這個世代已經超過我在受新聞教育那個時代的想像了!」張涵青表示,現在的記者不但要學習網路世代的語言,還要了解他們在看什麼、想什麼;同時任何議題都可能有人比記者懂得還多,而且也有能力判別真偽資訊,記者更要謹慎報導、傳遞出最正確的資訊。

善用與掌握資源  須事先設計和協調

從事調查報導最開始的資料蒐集階段時,記者要懂得找到各領域的smart man,這是一個可以解釋出事件「眉角」的關鍵角色。同時也應懂得多諮詢和善用身邊資源,例如約不到關鍵人的時候,可以尋求資深記者的協助。另外,《天下雜誌》也提供了足夠的資源;「我第一次去開會的時候,有點被嚇到!」會議室坐了14個人,這些人包括大數據人員、學術研究員、行銷等,都是因為張涵青接下來要進行的報導而來,「我第一次知道,做調查報導有14個人包圍著我,可以幫助我!」張涵青說。

目前已在《天下雜誌》工作四年的張涵青表示,「農地上的土地冠軍」是她在《天下雜誌》第二年的作品。第一年時,她遇到最大的困難在於彼此缺乏整合,雖然平面和影像記者彼此會分享對方的資料,但還是各做各的,也讓最後影像報導的呈現相對於平面報導而言顯得突兀。

後來她便和同樣是資深文字記者的呂國禎討論,希望一起開會溝通影像報的進行方式。張涵青提議透過五個記者,營造出讓觀眾跟著五個記者進到某個現場的感覺,並觀看了一個故事;為了呈現出這樣的感覺,張涵青也必須先跟網頁設計的人溝通想法和畫面的呈現方式。換言之,在網路上做調查報導,記者必須事先和各相關部門討論,想好、設計好之後才能開始進行報導。

張涵青指出,台灣的調查報導以「揭弊類」為主,建議大家可多採取其他如「研調類」的調查報導。(攝影/吳淑鈴)

設計片頭 吸引讀者

調查報導講求真實,但「片頭」可以例外。張涵青說,片頭是對調查報導的尊重,不但要在片頭就讓讀者知道這則調查報導的核心,同時片頭也是吸引讀者的關鍵。片頭可分成事前設計、採訪中設計和之後設計三種情形。以「缺水之島:滿水位的祕密」為例,這則水資源的調查報導,片頭是採用空拍機俯瞰水庫的方式。由於該報導主題是以事件為主,在開拍之前要先想清楚片頭應如何處理,後來張涵青採訪團隊便決定採用可傳達出磅礡氣勢的空拍全景來呈現。

另一個專題「預售台灣未來-預售青年未來」,張涵青的片頭是從故事切入。她說,片頭必須要能吸引讀者繼續觀看影片並停留30秒以上,於是她必須先設計故事主軸,當時剛好是電視劇「我可能不會愛你」播畢沒多久,她便把其中一個故事篇名設定為「我可能不會嫁你」。這樣的安排方式須要在拍攝時先跟攝影溝通好,讓對方知道拍攝的題目內容和主軸,以及如何去敘述主角的故事,「現場就要告訴攝影,不然畫面設計不出來。」張涵青說。

第三個專題「搶門票的男孩」則是一個需要大量溝通成本的案例。一方面是場地成本,一方面是主角的溝通成本。張涵青一開始勘景時發現不收費的國家體育中心正在裝修,所以她就去跟公關協調溝通了一個禮拜,最後才讓他們順利使用。此外這個主題的主角們-運動選手都很害羞,所以張涵青還要去跟選手溝通,讓對方知道記者拍攝畫面時不會違背對方的本身意願。總結來說,張涵青表示,不管是哪個方式,設計片頭都很費工,但這都決定了是否能吸引讀者,讓他們願意點選和停留。

以人為本VS.事件出發

張涵青的調查報導「農地上的世界冠軍」是以人為本的案例。這則報導是找到五個主角來講述五個故事,而跟著人發展故事,比較能產生感同身受的共鳴。她說,以人為故事,第一會引起觀眾的興趣,「包括我在現場,我們很容易掉入對方想要我們同理他、感同身受的感覺。」但張涵青也強調,由於網路報導的篇幅有限,在觀眾的情感掉進去後,一直到影片結束前,要趕快提出質疑和問題,讓觀眾願意往下一集觀看。張涵青表示,在網路上做調查報導時,每一分鐘都要抓緊讀者的注意力,所以「人」是比較好帶入的方式。

「如果沒有事,千萬不要從事件出發!」張涵青以專題「缺水之島:滿水位的祕密」為例,這類從事件出發的報導,簡單來說是用影像完整敘述一張網。張涵青說,事件報導對於電視台來說是有魅力的內容,因為它是一層一層的layer,會從A故事逐步衍伸到B故事、C故事,所以觀眾看完之後,對於水庫的問題、利益關係人等,會獲得全面的了解;但這樣的內容放在網路上之後,讀者可能就會不懂。比如這則專題做了五集,但為了因應網路的觀看需求,每集都需要製作前情提要,同時當報導的事件缺乏故事主角、沒有故事也沒有情感的時候,不但畫面設計變得更重要,記者更應該把各種荒謬點好好地報導出來。

各說各話  科技佐證

合法、不合法?不同位置的人說不同話。在做調查報導時,常會有各說各話的情形,比如張涵青在調查違建事件時,採訪團隊跟著NGO的成員或巡守隊巡視,這些成員就會在過程中提及,這處是違建、那邊也是違建。但採訪團隊去問店家,店員都說有申請、不是違建。「這是做調查報導最常遇到的狀況!」光是查違建情形就花了張涵青兩個禮拜,包含張涵青向政府有關單位詢問,政府也都已合法回應。

後來張涵青查了GOOGLE MAP後,發現了2013年的土地樣貌。於是他們再跟別的地圖資料公司調閱2013年到2017年的資料,發現了原本建築物完成的時候並沒有紅磚牆,紅磚牆是完工之後再建的,但政府不知道;因為政府只看到2017年的資料,就視為合法。採訪團隊再查詢衛星地圖、土地的地號之後,更查到了違建之處是保育地。張涵青再和政府連繫,並提出手上的證據,政府才在很快的時間內回覆並告知確實違建,張涵青也因此獲得證實。

張涵青認為,做調查報導最困難的不是找不到受訪者,而是受訪者一個人說是、一個人說不是,應該如何分辨?這時候就須要借助現代科技來協助記者查證。

影像報導  內容精簡須懂得取捨

張涵青強調要回到初心,報導的目標和重點應是喚起社會大眾對該議題的重視。(攝影/吳淑鈴)

張涵青認為,網路讀者看調查報導時,應提供高畫質的畫面、緊湊的故事節奏、不用艱深的辭彙,同時時間長度不應超過六分鐘。此外,張涵青說,影像報導就是「有聲有影100分」(台語),平面報導雖然有很多資料,但沒有畫面,所以影像報導一定要懂得捨,平面報導有的內容,影像報導不一定要有;而且若影片超過六分鐘,通常不太會有人看完。

張涵青最後表示,做任何報導都要回到初心,要去思考影片是給誰看的。她說,「我希望這個社會看到這個現象之後,能夠改善這個現象,所以我做的就是給閱聽者看的」。在這樣的想法上,自己會很清楚報導的目標和重點只是喚起這個議題被重視,而非為了得獎或陷人不義等,同時記者也會因此而清楚自己要做出什麼樣的決定和報導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