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假新聞與事實查核工作坊」台北場 No. 4/胡元輝X洪國鈞X李又如X卓冠齊|2020年總統大選的事實查核(下)

劉雨婷|特約記者採訪報導

 

前篇請見:〈「2020 假新聞與事實查核工作坊」台北場 No. 4/胡元輝X洪國鈞X李又如X卓冠齊|2020年總統大選的事實查核(上)

 

公視 P# 新聞實驗室:公共媒體的事實查核嘗試

公視製作人卓冠齊表示,P# 是公視嘗試各種創新的媒體實驗平台。圖:優質新聞發展協會提供

2019 年才成立、在 Facebook 以【記者真心話】系列影片打響知名度的公視 P# 新聞實驗室(以下簡稱 P#),在 READr 總編輯簡信昌邀請之下,加入了其發起的 2020 總統候選人事實查核計畫,提供影片素材與查核協助。

「這是公視全新的嘗試。」

公視製作人卓冠齊表示,P# 是公視嘗試各種創新的媒體實驗平台,選擇參與事實查核計畫時,是希望能讓大眾對媒體的看法,不再是要求「客觀中立」。她認為,媒體應該是致力於讓公民社會更透明、開放,讓人們彼此有溝通的可能,「媒體更應做到的是提供完整資訊,或許這是公共媒體未來更好的發展。」

在加入計畫後,P# 也依議題分類來撰寫事實查核新聞專題,未料才推出第一篇經濟議題新聞〈【2020總統候選人事實查核】經濟到底變好還是壞?〉,卓冠齊便在之後的政見發表會網路直播上,看到有網友在候選人談起經濟議題時,主動轉貼該篇報導至一旁聊天室,提供其他人參考、看清候選人的階段性發言。因此,團隊後來也將不同議題的相關報導,收錄進 2020 總統候選人事實查核報導專區,方便民眾尋找。她認為,當單調的查核結果報告被做成有主題性的報導後,不僅增加可讀性,民眾也可藉此瞭解候選人的可信度。

根據共享事實查核資料庫數據,P# 由此延伸做了五篇相關議題深度報導,獲得網友回響。圖:〈2020總統候選人事實查核報導專區〉網頁截圖(Fair Use)

另外,由於公視負責轉播最後一場政見發表會,P# 也仿效沃草進行線上即時事實查,找了 6 家媒體、20 多位記者編輯,當天守在現場 8 個小時,一共查證 46 則訊息,並於之後發布成書面報告。但卓冠齊坦言,由於事前籌備僅有一週,未能事先制定一套共同的作業流程與查證標準供彼此參考,是此次學習到的教訓。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政治性謠言查核的為難

胡元輝教授帶大家回顧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成立之時,我國迎來了 2018 年九合一地方選舉。圖:優質新聞發展協會提供

雖然在這次 2020 年總統大選中,台灣事實查核中心並未參與任何跨媒體的政治性事實查核行動,但他們並非缺乏相關經驗之人。胡元輝帶大家回顧,正是在查核中心成立之時,我國迎來了 2018 年九合一地方選舉,由於當時尚在人力極度不足的草創時期,因此團隊將查證焦點放在選務與公投案上,直到 9 月,中心查核了逼死外交人員的關西機場事件,不僅讓團隊一戰成名,也引起社會上對政治類不實訊息的重視。

而在 2020 年選舉時期,香港反送中事件抗爭也日趨激烈,挑起兩岸三地敏感的政治神經,也讓該事件成為謠言彈藥庫,成為查核中心的查證焦點。(欲了解更完整的內容,請參考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線上整理:〈2020總統大選專區〉)此外,今年團隊也獨自進行第三場總統候選人政見發表會的即時事實查核工作,共即時查核 20 則,並於之後發表書面報告至網站上。胡元輝也表示,未來查核中心除了繼續找出更好的事實查核標準,團隊也將致力於「齊備查核人力」和「推廣查核結果」。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將總統大選期間的查核報告,依照主題分門別類,統一整理在線上專區,方便民眾查找。圖:〈台灣事實查核中心2020總統大選專區〉網頁截圖(Fair Use)

人力不足,確實是十分殘酷的現實限制。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總編審陳慧敏對此提出思考,認為事實查核可細分成:比對資料破解真偽的「網路傳言查核」,以及宛若調查記者一般去查證政策的「政治查核」,兩者是截然不同的功夫,卻都同樣花時間技術,因此國外有些事實查核組織便提倡將兩者分開、由不同組織分別負責。她認為,因為網路傳言易成為政治人物打選戰的攻擊手段,因此查核中心目前是兩者皆有查核,靜待日後是否有其他轉機出現。

媒體進行事實查核的目的與挑戰

綜觀上述,各方媒體無不勞心勞力、奉獻技術在進行政治類事實查核工作上,但努力往往不一定會有收穫,甚至只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比如在 2018 年的縣市長選舉中,沃草便初嘗查核結果與選舉結果不一致的尷尬情況。

「或許我們無法改變短期的選舉結果,但至少留下紀錄,可以在日後證明,其實當時的候選人就有些問題。」

 

洪國鈞表示,只要有做到「留下歷史紀錄」,便已達到團隊執行查核的目的。李又如也同意他的觀點,認為只要在未來再發生相關事件時,回頭還能長到這些歷史紀錄、並引用其查證數據,便是有效用的事實查核報告。

另外,由於事實查核本身是認定對錯與否的行為,一沒處理好,便可能被政治人物的支持者們扣上抹黑的大帽子,媒體在查核時,更得戰戰兢兢、小心以對。卓冠齊說:「雖然我們知道對方有所錯誤,但要如何明確指出他的錯誤,反而是在處理時,我們需要更加注意的」

洪國鈞也分享,沃草在查證時,會盡量查找原始數據,萬不得已才用新聞作為佐證,並會適度校正媒體流露出的政治傾向,力求中性客觀。邀請眾人一同協作的READr,為了避免被有心人士刻意操弄,主要將前端聽打逐字稿的工作交由群眾協力,且會經過再一層驗證,確認內容正確無誤;負責標註是否有可查證內容的標註志工,則由團隊親自訓練、考核,選出十餘位,並建立社群群組來互相討論,希望能藉由這樣的層層把關,降低外界疑慮。

然而,READr當初一推出該項事實查核計畫時,仍遭外界質疑,此舉是刻意要針對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讓李又如苦笑不已:「當時就覺得很奇怪,我們明明每個人都有查啊!」出乎意料的是,執行計畫到了後來,她發現很多人會仔細檢視韓國瑜的各項發言,卻對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不多加細究,她覺得這樣不夠一視同仁的監督現象,反倒是社會應該重視的問題。

儘管在此次總統大選案例中,台灣有多家媒體也加入事實查核的行列,但若談論到主流媒體能否從此在內部新增事實查核團隊的編制,以台灣的媒體環境而言,卓冠齊認為仍然是困難重重。困難之處在於,媒體缺乏資金與行動能量,以及必須說服編輯室接受「被人查核」的事情,但她認為這是必須去做的事。

 

「慢慢讓新聞媒體去認知到,(事實查核)這件事,對幫助讀者認清事實是重要的。」

第一排左二至右二為本場次主持與講者,由左至右分別為: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理事長胡元輝、沃草總編輯洪國鈞、公視製作人・P# 新聞實驗室代表卓冠齊、Readr 記者李又如、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總編審陳慧敏。圖:優質新聞發展協會提供

 

原文刊載於:2020 年 10 月 07 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資訊真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