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假新聞與事實查核工作坊」台北場 No. 3/林奐成X于立平X柯金源X李惠仁|調查報導甘苦談(下)

劉雨婷|特約記者採訪報導

 

前篇請見:〈「2020 假新聞與事實查核工作坊」台北場 No. 3/林奐成X于立平X柯金源X李惠仁|調查報導甘苦談(上)

 

3. 資深前輩心法分享

「早期報導攝影都是針對一件事情、一個故事、一個人,但我是把台灣當成一個受訪者。」秉持著關懷自身土地的信念,柯金源就此展開四十年來的田野調查報導。圖:優質新聞發展協會提供

「我們前一代紀錄了三十年,如果能交棒給下一代,紀錄環境一百年,肯定有很大的意義。」

這句傳承意味濃厚的話,不難看出國內知名環境紀錄片導演、公視《我們的島》團隊成員和新聞部製作人、人稱「柯師傅」的柯金源,有多看重環境議題與自己一直以來的紀錄工作。

在講座中,柯金源開宗明義向大家解釋自己的生命價值,源於 1980 年代他所參加的社會運動和媒體工作。當時,他向自己提問自然之於他、以及媒體之於他的意義,進而定位自己成為「資訊傳遞工作者」,希望透過公開資訊,讓閱聽人在了解後,也能重視該議題,並進而付出行動,就此開啟他長達四十年的環境影像紀錄生涯。

他首先強調,在報導前應大量蒐集資料,包括官方資源與學術研究、圖表、國內外報導、同一議題的資訊等,並建置成資料庫和議題大事記,可幫助記者迅速抓到切入分析的重點,快速找到適宜的採訪對象,並成為撰寫報導的判斷基準和。他也建議和公民團體合作,比如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先前推動政府開放環境資訊,在相關資料逐漸釋出後,該組織便將數據整理成「透明足跡」網站,幫助他比對工廠的合法性及違法紀錄,對他的調查工作助益良多。

另外,柯金源也自行設定了三百多個打算紀錄調查的田野,並從中做分類,以應付日常寫稿需求。一類是在同地區進行長期紀錄觀察的「熱點樣區」,另一類是討論同一議題、但須跨區紀錄的「議題探討」,如氣候變遷、洋流變化等。他表示,透過逐年的田野調查記錄,除了掌握時間演變與一手資料,也累積了許多素材與題目。

而說到記錄方式,他認為現在有許多新工具可派上用場,比如空拍機、Google 地圖、衛星影像、地面攝影等,記錄下不同空間尺度和時間變化的影像,漸漸累積成龐大的影像資料庫,再一張張人工檢視影像、調查變化脈絡,最終只以兩張年份不同的照片來解釋環境問題,讓他不禁自嘲,自己是用較笨的方法來進行調查報導。

李惠仁引舉許多政府怠惰的案例,抨擊人民被馴服、不懂得質疑,被金錢豢養的媒體要負很大的責任。圖:優質新聞發展協會提供

「月亮有亮的一面,也有暗的一面,少了一面都不完整。」

2018 年卓越新聞獎新聞志業特殊貢獻獎得主、資深獨立紀錄片導演李惠仁,則以月亮來比喻調查工作需兼顧多元角度、完整揭露真相的重要性。因此,他認為進行調查報導,最重要的是如何找到合適的人跟工具,因為記者會需要處理、驗證大量的資訊,又有時間壓力,又必須兼顧多元角度、不能只採訪幾位就交差,考驗記者的工作效率。

此外,他認為溫情、弱勢、偽科學,這三項元素是妨礙調查報導找出真相,最大的殺手,「人們很難抗拒眼淚。」他以自己揭發 2004 年桃園龍潭凌雲村水汙染議題為例(欲了解更完整的內容,請參考卓新 2018 年調查報導工作坊〈新聞影像的真實與偽假〉),指出官員會說謊、弱勢者也可能有所隱瞞、有畫面未必有真相, 所以他認為,能佐證現象成因的科學數據,便是在眾說紛紜間,十分重要的判斷標準。

「追查時,不能只有看到官方的訊息,而是整個脈絡。」

李惠仁接者以自己長年交手對象、連拍三部「不能戳的秘密」系列紀錄片的農委會為例,指出不能盡信官方說法。比如,禽流感爆發時,官員常呼籲民眾不要生吃雞蛋、煮熟雞肉再食用等,但他認為,這和呼籲民眾不用擔心吃到黑心油食品、多吃點青菜就可幫助排毒是一樣的邏輯,顯示政府只想卸責、而非打算解決問題。

又比如,李惠仁曾詢問農委會,為何我國不遵守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rld Organization for Animal Health,縮寫為 OIE——來自法語:Organisation mondiale de la santé animale)檢驗禽流感的相關規範?

但官員卻表示我國不是不遵守規範,只是先「參考」 OIE 規範,「考量」自身特殊情況,「審慎評估」各種衝擊,最後再做「綜合判斷」而已。這番回覆讓他很是不滿,並以面臨被退學的學生來類比,學生是否也可要求學校應考量他的特殊情況、再下「綜合判斷」,而不是直接用校規懲治?他藉此提醒聽眾,要小心「綜合判斷」背後隱含的操作之意。

「要真相不能搶快。」

李惠仁也十分認同柯金源方才所提到的整理大事記作法,並指出要破解官方話術,應具備三種分析能力:證據、邏輯、敘事。

他以農委會說明,1997 年台灣爆發口蹄疫,但直到 2015 年,農委會才研發口蹄疫快篩試劑組,而今年(2020 年)六月我國才正式被 OIE 核可為非疫區,當時農委會主委還跳過行政院長、直接向總統報告。然而,他指出,相較於 1995 年爆發口蹄疫、2012 年便已成為非疫區的菲律賓相比,台灣其實是拖了太久才解決,對於政府沾沾自喜的態度感到不以為然。

4. 在調查之後

「其實我就是怕死,所以才去調查。」

面對大眾好奇他們如何拿捏議題敏感度,和具備以身犯險的勇氣,李惠仁卻自嘲其實自己也會怕—害怕下一代身處在不好的環境中,這才讓他決定繼續追查敏感議題。但他也坦言,進行揭露真相的調查報導,確實存在不少挑戰,自己也曾有接過恐嚇電話或簡訊的經驗,「因為你有影響力,一定會遇到威脅或誘惑。」

于立平也解釋,其實追查真相並不只限於深度報導,「每個報導都需要調查,只是程度深淺不同。」而且,她表示揭露只是第一步,在揭露之外,記者應提供更多的可能性,跳脫當下的基本分析,促進促進公共討論與改變。柯金源則認為,調查的過程中一定會遇到各路人馬,但他一向秉持初衷做事,該披露的問題就要披露,無所謂敏感與否,用真心來說服眾人。

然而,當辛苦做的調查報導刊出後,議題不必然都能藉此發酵、改變。于立平解釋,報導的「改變」分成兩種,一種是單向的政策監督、揭露真相,不一定能促成行動,但不做肯定不會有任何改變;而另一種是持續追蹤、不厭其煩地促成循序漸進的行動。

公共電視《我們的島》團隊在講座後半 Q & A 中,為觀眾解惑。圖:優質新聞發展協會提供

「我們的工作像是灑種,改變是慢慢做的。」

綜觀二十多年來環境報導與後續影響,她認為公民運動力量已然興起,調查報導便可藉此將改變的種子散播出去,只要有顆種子能發芽,便有機會長成大樹、並播下其他種子,繼續發芽,這便是讓議題發酵的辦法。因此,為了讓更多不同年齡層的人都可以看到報導,她也提到《我們的島》團隊正積極嘗試轉型,比如製作二十周年回顧的數位互動網站、請柯金源當 YouTuber 來介紹環境變遷等。

「沒辦法每一個報導都能立即產生效果,但只要有延續性就足夠了。」

柯金源也回應,應用自媒體網路聲量來促成改變調查報導或許在短暫施壓、改變政策方向上有作用,但若議題涉及較大計劃,就得透過報導,引起更多人關注、參與、討論,才有解決的可能。所以,記者只要持續報導、維持議題的關注度,便已做到改變第一步的流通資訊,製造往後引起他人關注的機會。

除了製造公民行動的改變,有觀眾提出感想,認為若能藉由這類型的專題報導,帶動其他領域的記者們一起跟進追查,也是好的改變,林奐成也十分同意這樣的觀點。他表示,當時回收調查報導一刊出後,蘋果政治線和地方組的同事們也動了起來,向兩市的環保署追蹤後續情況,起到繼續監督政府的作用。

照片由左至右:現任監察委員・時任事實查核中心董事長賴鼎銘、2018 年卓越新聞獎新聞志業特殊貢獻獎得主・資深獨立紀錄片導演李惠仁、2016 年卓越新聞獎新聞志業特殊貢獻獎得主・知名環境紀錄片導演——「柯師傅」柯金源、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董事長蘇正平。圖:優質新聞發展協會提供

 

原文刊載於:2020 年 09 月 16 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新聞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