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假新聞與事實查核工作坊」台北場 No. 3/林奐成X于立平X柯金源X李惠仁|調查報導甘苦談(上)

劉雨婷|特約記者採訪報導

「我認為做記者一行,最重要的是,要清楚自己的核心價值是什麼。」

2016 年卓越新聞獎──新聞志業特殊貢獻獎得主柯金源緩緩開口,直指能持續從事調查工作的關鍵動力。

究竟是為了什麼,在可能吃力不討好的情況下,竟使得一群人甘願付出自己的時間心力、甚至冒著生命危險來長期記錄特定議題,並寫出一篇篇調查報導?

由優質新聞發展協會、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與卓越新聞獎基金會一同舉辦的「2020 事實查核與調查報導工作坊」,在 7 月 25 日台北場的下午講座,由卓越新聞獎基金董事長蘇正平主持,邀請了三組實力堅強的人馬,分享各自的報導和工作心得,帶領大眾一窺調查報導幕後的努力。

1. 破解台灣回收神話

「我們發現台灣有個回收神話。」

蘋果新聞調查網調查中心組長林奐成表示,自從 2018 年中,團隊曾報導進口來台的回收垃圾議題(欲了解更完整的內容,請參考蘋果新聞網的專題報導:〈台灣世界垃圾場〉),於此同時也關心起國內的回收狀況。

在蒐集資料的過程中,他們發現台灣雖號稱回收率高達 58%,但坊間也流傳著並未落實回收、而是被當成垃圾燒掉的流言。這促使他們展開調查,並撰寫出奪得第 18 屆卓越新聞獎電視及網路(文字)類調查報導獎的數位專題──GPS解密回收黑幕

為了解回收物是否有妥善被送到合法、有保證的後端工廠進行處理,團隊參考了國外曾用 GPS 追蹤器製作路線追蹤的報導,也同樣運用九顆 GPS 追蹤器,將它們分別藏在三種生活中最常見回收物內,並到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三地進行投放,並連上電腦與手機軟體,進行後續的即時定位追蹤。

蘋果將報導設計成數位互動專題,結合地圖功能呈現追蹤路線,讓閱聽眾更了解情況。圖:GPS 解密回收黑幕專題截圖

蘋果將報導設計成數位互動專題,結合地圖功能呈現追蹤路線,讓閱聽眾更了解情況。圖:GPS 解密回收黑幕專題截圖

「困難點在於,不知道會發生甚麼事。」

由於國內在此之前,並沒有媒體採取過類似手段報導,林奐成坦言,調查時團隊的確有些不安,尤其也擔心 GPS 追蹤器,可能在進入回收車、與製成回收磚的過程中被壓碎。因此,最後能順利追蹤其中六顆到最後一刻,實在是運氣非常好。

而根據最後調查結果,除了在桃園市投放的三顆 GPS 追蹤器,全部流入合法正規的回收處理廠商外,台北市與新北市都出現回收物流落到違法業者的問題。

林奐成細述,在台北市投放的 GPS 追蹤器中,有一顆的定位顯示被民間清運業者載到桃園的鄉下地區。當時遠距離跟車追蹤的記者在工廠外,拍到廠內堆放大量未經分類便壓製在一起、高達兩層樓、散發惡臭的回收磚,並在查詢了行政院農委會的農業及農地資源盤查圖台後,發現此為緊鄰中油油槽和機場的農地違章工廠。

至於新北市的 GPS 追蹤器,三顆定位皆顯示被運到長年被非法掩埋有毒廢土、號稱三不管地帶──五股垃圾山(欲了解更完整的內容,請參考蘋果新聞網的報導:〈五股垃圾一堆28年 民怨「天天吸戴奧辛、就地合法難」〉),詭異的是,雖然在 Google 地圖上,查無相關路徑與地址,但記者實地開車過去,卻發現當地有路、也有工廠,只是沒有路燈和招牌。所以團隊前後花了三次,才透過空拍機傳回的影像,確認了有兩顆 GPS 追蹤器就此失去信號的位置,也是查無登記的農業違章工廠。

儘管根據信號,後來有些回收物,最終有被移轉到合法廠商來處理,但林奐成認為:「光是這個中繼點就很有問題。」於是,團隊拿著這些資料分別去詢問兩市的環保局官員,卻得到令人失望的回答。

他表示,官員總推託說,在與廠商簽約後,不會特別監督業者的後續處理;若業者真的有違法事宜,相信其他縣市的環保局也會進行查緝,「環保不會有空窗」。然而,他們卻遲遲不願意為工廠的合法性背書,甚至在後續的電話往返過程中,還曾聽過有官員為回收業者求情,讓林奐成直呼:「環保官員應該是要把關,而不是幫業者。」

林奐成在講座中獨家披露與官員交手的過程,讓聽眾見識到採訪的不容易與現實的黑暗面。圖:優質新聞發展協會提供

2. 見證台灣森林生與死

「希望報導能做到反省,並找尋未來的可能性,才能有對話與改變的力量。」

深耕台灣環境紀錄新聞多年、公共電視《我們的島》節目製作人于立平,如此期許團隊的每一次調查記錄,也讓記錄台灣三十多年來的森林保育議題的影音新聞專題〈森林生死錄〉,奪下第 18 屆卓越新聞獎電視及網路(影音)類調查報導獎。

該專題分成兩大軸線,一條回顧了自 1990 年代開始推行的森林保育運動,至今為止的成效和社會價值觀的轉變;另一條則揭露盜伐問題,試圖破解非法市場與共犯結構。

在第一條線中,團隊找來當事人現身說法,包含當時撰寫報導、揭露森林盜伐問題的賴春標、發起搶救棲蘭檜木林運動的陳玉峰、以及遭批疑似從清運枯倒木中營利的退輔會,並使用團隊多年來持續記錄的復育林區景象,帶領觀眾看到棲蘭山區和丹大林區的森林,二十多年來仍難以人工復原的情況。

而第二條線,于立平表示近年盜伐產業組成從原住民,變成了移工,因而勾起團隊的好奇,並根據蒐集來的資料,找到解釋現象的原因:市場需求帶動了盜伐需求的改變。

團隊蒐集盜伐相關數據,左圖為歷年盜伐偵查案件數量統計,右圖為盜伐產業工人組成國籍。圖:于立平提供

于立平解釋,在 1990 年代,盜伐者主要盜取珍貴樹木的樹瘤來製成佛像;而在 1990~2010 年間,中藥材牛樟菇的需求量大增,供不應求下便有人將香杉姑混充為替代品,造成牛樟與香杉被嚴重盜伐;加上 2008 年後,兩岸觀光熱潮讓木製品有了中國市場,導致2013年前的盜伐數量逐年上升。

而在拍攝過程中,團隊攝影記者賴冠丞,便曾有與山老鼠擦身而過的經驗。他表示,當時隨著新竹林務局管理處的巡山員和森林警察,一起走訪肖楠盜伐重災區的塔曼溪,卻在現場發現地上散落著一塊塊剛切割下來樹木,和用來背木頭的的背架,顯示不久前有人正在盜伐、現在卻不知躲藏在哪。這景象使得帶他進山的巡山員和森林警察,頓時緊張了起來,連忙割掉背架上的背帶,讓對方沒有機會將木材運下山,幸好直到拍攝結束,對方都沒有現身。

此外,在其他拍攝過程中,他也沿路看到一些山老鼠留下的盜伐或紮營痕跡,以及聽巡山員聊起職業甘苦談。透過實地見證,賴冠承因而更了解巡山員與森林警察的處境,以及盜伐的結構問題。

「如何透過各個切片呈現結構問題,才是報導的重要意義。」

雖然力求報導概括多元角度,但于立平也坦言,報導仍有未竟之處,包括未能深入了解盜伐收購的市場,以及找不到從事該行業的移工受訪者,導致無法完整剖析盜伐議題,有待未來繼續追查。她也回應了觀眾的提議,表示在調查盜伐議題時,曾想建立樹木製品的DNA資料庫,但執行面上仍有許多困難,目前仍有待突破。

公共電視《我們的島》節目製作人于立平,期許報導能做到反省,並找尋未來的可能性。圖:優質新聞發展協會提供

 

原文刊載於:2020 年 09 月 15 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新聞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