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假新聞與事實查核工作坊」台北場 No. 2/李怡志X葉乃靜X陳璽尹|新冠肺炎的事實查核──疫情謠言大解析(下)

劉雨婷|特約記者採訪報導

前篇請見:〈「2020 假新聞與事實查核工作坊」台北場 No.2/李怡志X葉乃靜X陳璽尹|新冠肺炎的事實查核──疫情謠言大解析(上)

 

陳璽尹:媒體與科學界的查核合作

有別於前兩位講者的分析,陳璽尹則分享新興科技媒體中心團隊,此次協助新冠疫情查核工作的觀察。她表示,新興科技媒體中心(Science Media Center,以下簡稱 SMC)是個國際組織,我國則以科技部計畫的方式運作。目前團隊包含具備生物醫學專業、以及媒體公關經驗的成員,掌握 415 位專家和 135 位媒體網絡,協助記者進行科學查證時,能採訪到最相關的專家。

陳璽尹解釋,SMC 最早由一群科學家,在 2002 年時於英國成立,致力於提供社會正確的科學訊息,而後各國也陸續設立,只是模式都不太一樣。圖:優質新聞發展協會提供

在這次新冠肺炎期間,團隊總共聯絡了 23 位專家,協助媒體刊登共 116 則不分類新聞,這是 SMC 遇過在同一個議題內,有最多專家參與的一次。陳璽尹表示,由於疫情爆發適逢農曆新年,團隊趕忙在放假前聯絡科學家,拜託他們在過年期間繼續幫忙回應、澄清,「可能當時大家都有意識到,此事非同小可,所以他們都一口答應。」甚至有好幾位專家,儘管白天仍要開會、做研究、寫論文、甚至是協助處理疫苗,仍在半夜兩點回信,向團隊解釋謠言的真偽,讓她直呼:「非常感謝他們。」

綜觀此次 SMC 接觸到的疫情事實查核,陳璽尹歸納出三種科學類謠言。第一種缺乏研究論文的無中生有謠言,多半和錯誤推論有關。比如,雖然世上存在藍色顏料、也存在白色蘋果,但不能因此推論出世上必然存在藍色蘋果,「真實+真實,不代表結果就是真實。」

第二種有研究論文背書、但扭曲原意或過度延伸的謠言,則更加棘手。她舉例,有篇謠言指稱,英國最新研究發現病毒應來自美國,也引用相關圖表說明,看似頭頭是道。當他們與專家一起進行查核時,發現確實存在該篇研究以及數據,但謠言分析圖表的方式錯誤,曲解研究原意,並過度延伸成已找出病毒起源的結論。此外,該研究的案例數不夠多,專家認為是尚在初期研究階段了小結論,只能給人初步的病毒分類概念,而無法得知起源。

第三種無中生有、又過度延伸的謠言,陳璽尹表示是最為常見的。她以炒得沸沸揚揚的病毒起源一案為例,按照目前的科學證據,科學家普遍認為尚不足以證明病毒是人工合成;然而,也同樣無法證明病毒絕對不是人工合成。「想像一下你走在路上,遇到長相奇怪的人,你不會對他說:『你一定是人工合成的,請證明你自己不是。』」後者推論難以被證明,導致了第三種類型的謠言始終難以被根絕,只能靜待新一步發現的科學證據來解釋。

「這次新冠肺炎是很特殊的戰役,但也是個機會。」

陳璽尹認為,此次的全球性疫情雖然慘痛,但也是讓科學界開始正視學術著作預印本(Preprint)的問題,以及闢謠澄清的重要性。此次由於疫情嚴重,使得許多尚未經過嚴謹審查、登上期刊的論文都先行釋出預印本,好處是讓科學家們得以迅速知道最新研究成果,但也產生分析不夠正確的問題,反倒成為謠言的素材來源。

另外,就像一般人看到荒謬的訊息,會不知道該從何回應起一樣,過往科學家們對於科學謠言,多少有些嗤之以鼻,使團隊不容易找到願意幫忙澄清的專家。然而,透過這次疫情的謠言查證,團隊可藉機說服科學家們,其實闢謠遠比想像中還來得重要。

未來建議與展望

「我週邊觀察到,普遍愛傳科學類不實訊息的人,很多是高級知識分子。」

回顧前半年的疫情期間,李怡志認為,或許因為人們常自認具備相關知識,反倒過度信賴自己的判斷,導致一旦相信了不實資訊,便容易轉傳宣揚,並對質疑的意見感到不以為然。因此,他建議事實查核中心可從社群傳播的角度來看待謠言,若能與部分網路 KOL(關鍵意見領袖,Key Opinion Leader 的縮寫)互惠合作,請他們在看到疑似不實訊息時,先不要轉傳,並協助他們確認真假,最後再請他們發布查核報告,透過其影響力來抑制謠言擴散,也幫助 KOL 維持名聲。

葉乃靜則引述數位政委唐鳳先前的訪問,曾提到臺灣數位社會創新在新冠疫情期間,有三項特點:快速(Fast)、公平(Fair)和趣味(Fun),而其中的趣味(Fun),指的是透過網路迷因圖(Internet meme)來傳遞重要資訊。她建議,或許可以將事實查核報告利用資訊圖表,或是這種迷因梗圖,將複雜的科學查證報告轉換成簡易的科普版本,提升民眾閱讀的動力,藉此減緩謠言的影響力。

陳璽尹則認為,除了媒體識讀教育以外,努力增加品質優良的科學新聞與報導,以及鼓勵科學界多與媒體合作闢謠,讓大眾越來越能辨認資訊,也可遏止不實訊息傳播。畢竟,科學領域種類繁多,專業知識也並非能輕易了解,但若連初步的相關資訊都不易找到,即便大眾有查證意識也是白搭。

「科學資訊很難去確認真偽。」

她表示,事實查核中心的查核報告已經提供了不少科學查證,但科學界若願意與媒體界合作、向大眾澄清解釋,則可帶來更大的效用。然而,雙方要能合作與溝通並不容易。

對媒體來說,時間就是一切,記者要趕截稿死線,因此傾向訪問能隨時聯絡到、願意受訪、也大概有具備相關專業知識的專家就好。如此從口袋名單撈人的後果,造就總是由特定幾位科學家透過媒體向大眾釋疑,彷彿什麼問題他們都能解答,比如已故知名毒物科醫師林杰樑便是其中一例。然而,科學具有不確定性,同樣的事情,可能有數位科學家提出不同的想法,理想情況是能盡可能多訪問、再取共識,但記者的時間壓力常不允許做到這樣,又再加深科學界對媒體界的偏見。

陳璽尹表示,團隊在尋找科學家的過程中,也聽到許多不愉快的訪問回憶。比如有位專家接受採訪完後,遲遲未看到相關新聞,直到事隔多月,發生別起事件,才發現自己的訪問被擷取、挪用到該事件上,有斷章取義之嫌,讓他不願再受訪。

「我們希望能做科學家和媒體間的平台。」

因此,團隊一方面向媒體訴求「時效重要,但力求正確也重要」,盡可能幫忙記者找尋專家、解讀論文,甚至是協助擬定訪綱,讓科學家能更好理解問題;一方面,他們也向科學家訴求「說話有風險,沉默也有」,並協助他們將專業知識,以清楚、易懂、又有辦法被正確理解的方式告訴大眾。但她也坦言:「科學界還不習慣處理科學謠言」,科學界仍在練習如何回應媒體採訪。

 

照片由左至右:新興科技媒體中心博士後研究員陳璽尹、世新大學資訊傳播系教授葉乃靜及、優質新聞發展協會理事長莊豐嘉、世新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李怡志。圖:優質新聞發展協會提供

 

原文刊載於:2020 年 08 月 27 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資訊真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