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posal

提案說明

提案人 -
汪雨葶

製作緣起

看待社會的改變,就像看一朵花。
你可能埋怨它怎麼那麼小、長得那麼慢;
但是當你從一顆種子開始看它,可能就會珍惜它現在的樣子。

台灣的同志運動歷史已有二三十年,同志群體如果已被社會所看見,同志群體的內部有哪些差異是尚未被細緻看見的呢?導演凱薈是一個馬來西亞學生,在台灣留學已經第四年。從自己的身份出發,最能夠觸及和同理的,即是「外籍+同志」的身份了。

2016年10月16日,畢安生從台北市木柵萬寧街10樓住處墜樓身亡。雖然墜樓原因還在調查中,但此悲劇引起同志群體軒然大波。許多生活在台灣的外籍同志,即使在台灣找到了摯愛的伴侶,還必須面對婚姻(或民事伴侶關係)不受台灣承認,而難以取得長期居留權的問題。外籍同志人士無法像異性戀那般,通過婚姻制度獲得居留權和法律保障,只能夠一直用「學生」或「工作者」等身份留在愛人身邊。台灣的婚姻平權如今走到重要關頭,要修正民法抑或另立專法依然爭議不休;倘若另立專法讓同志結為伴侶,外籍同志人士是否會被納入考量還是個未知數。

希望藉由記錄這對跨國同志伴侶的親密關係和生活故事,從中看見熟年女同志找尋自我認同的過程,外籍同志伴侶為了實現共同生活的承諾背後所付出的辛勞,以及馬來西亞與台灣的當前同志處境社會概況。

 

內容說明

種花、煮飯、養貓咪。一對住在台北木柵的女同志伴侶,平凡溫馨的生活裡卻隱藏著無奈。凱俐的母親尚未知道女兒已經結婚;阿唐的家人雖然接納了兩人,卻要面對女兒離家到台灣長期居住的決定。台灣和馬來西亞兩國的同性婚姻都尚未合法化,阿唐為了與愛人生活在一起,只能以「成為一個大學生」的方式來台居留。

跨國同志伴侶會面對怎樣的心理掙扎?
台灣婚姻平權走到這個重要關頭,公主和公主可不可能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

 

主要記錄對象


 

 

 

 

 

 

 

 

 

 

1. 凱俐

33歲,台灣宜蘭人。對文字、語言、文學、電影、出版感興趣,曾經從事教學用書的出版工作,現為出版社老闆,希望能夠在台灣引進馬來西亞華文作品,加深對馬來西亞的連結。凱俐同時兼任酷新聞記者與編輯,對性別議題有長期的關心,自318運動後有了更積極的公民參與。凱俐照顧太太阿唐的責任心很強,努力賺錢希望給兩人更好的生活品質。

 

2. 阿唐

35歲,馬來西亞霹靂州太平人。曾經擔任過機械繪圖員,跟凱俐遠距離戀愛維持一年多後向凱俐求婚,兩人在阿唐家人的見證下敬茶、祭拜祖先、舉辦小型的喜宴。2016年9月,阿唐為了與凱俐共同生活,決定以學生身份待在台灣,目前是東南科技大學觀光系一年級學生。目前與凱俐同住在一個台北木栅的租房中,也在凱俐的影響下有了更多的社會參與。

 

導演觀點

馬來西亞和台灣的社會結構和文化差異甚大,同志的現身程度以及接納程度也有很大的不同。忠實呈現這對跨國女同志伴侶的故事,觀眾自然可以從中得到不同的解讀。觀眾的生活背景不同,看的感受也會隨之不同。例如,台灣的觀眾看到的,或許是一個超出想像的東南亞外籍學生的生活面貌;馬來西亞觀眾看到的,或許是台灣雖然已是亞洲同志運動的先鋒,但仍有很多「革命尚未成功」的無奈。由於此紀錄片製作時程剛好與台灣近期婚姻平權修法進程同期,希望帶著問題和開放的心態,與被攝對象一起面對這個重要關頭。

 

劇組簡介

歪榴槤工作室,為一紀錄片團隊,由三位中正大學傳播系四年級學生組成。

製片:汪雨葶
導演:黃凱薈
攝影:吳芳瑜
收音:汪雨葶
剪輯:黃凱薈

 

經費預算

拍攝預算

項目 預算 備註
台灣交通費  24000 650(來回台北)x 3(人)x 12(趟)+ 其他
台灣住宿費 21000 500(一晚住宿)x 3(人)x 14(天)
馬來西亞交通費 40000 10000單人來回機票x 3(人) + 10000其他
馬來西亞住宿費 9000 500(一晚住宿)x 3(人)x 6(天)
器材 10000 充電電池、記憶卡、租借攝影器材
婚攝攝影師費用 8000 幫主要記錄對象拍攝類婚紗、照片後製
交際費 2000 餐費、參與活動的費用等
總計 114000  

後製預算

項目 預算 備註
混音及配樂 20000  
調色 10000  
總計 30000  

其他預算

項目 預算 備註
版權費 10000 資料照片、資料影片、音樂版權
發行費(DVD) 6000  
雜費 10000 其他非預期花費
總計 26000  

總預算

拍攝預算 114000
後製預算 30000
其他預算 26000
總預算 170000
自籌款 98000
尚缺 80000(+10%平台維運管理)

 

如果您願意贊助我們,不論多少金額,都是對我們的鼓勵與肯定!
贊助者我們將視您意願,以真實姓名/匿名方式,於我們影片中特別感謝。

Report

正式報導

《花兒花兒幾時開》

  經歷九個月的時間,我們終於將《花兒花兒幾時開》這部片完成了。雖然導演凱薈是馬來西亞學生,但帶著兩位台灣籍的劇組成員遠赴馬來西亞進行拍攝,一開始還是充滿害怕和擔憂的。

  拍攝的過程裡受到很多人的鼓勵和支持,其中與廖克發導演的一次談話,他對導演說「你在怕什麼?害怕失敗比起真正失敗傷害性更大。」這對導演非常受用。畢業製作對我們來說,就是一場馬拉松,沒真的去跑就只能「想像」自己的能力,唯有真正去跑才能「知道」自己的能力到哪裡。一次比一次更認識自己,慢慢繼續進步。

  主角阿唐為了與愛人凱俐一起生活,從馬來西亞遠渡重洋來到台灣。礙於當前同性婚姻尚未合法,阿唐選擇了在她35歲那年重回校園,當一名大學一年級的學生,以便保障自己未來四年的居留權。

  台灣的同志平權運動已經走了近30年,但社會上仍然對於同志存在許多污名以及妖魔化的想像,在2016年底的婚姻平權運動裡,反對方也利用這些妖魔化的想像提出許多不實的指控。本片主要呈現這對跨國女同志的生活面貌,希望藉由平凡的日常生活細節,讓本來對於同志伴侶缺乏認識的觀眾,看見同志其實就是跟大家一樣刷牙、吃飯、喝水,如此平凡,讓妖魔化的想像不攻自破。

  本片在進入拍攝階段的時候,恰逢2016年11月至2017年3月婚姻平權運動在台北舉行頻繁的街頭集結。劇組其實跟拍了多場的街頭集會,但最終的版本並沒有納入太多街頭上主角激昂的片段。

  上街的人,終究還是會回到日常生活裡。我們的生命中大部分的時間不在街上,而是回到日常裡,繼續扮演學生、老師、勞工、老闆、女兒、媽媽、情人等等各種角色。改變社會真正重要的場域,還是在生活中,我們如何對待跟其他共同生活在同個社會的人們。 

  本片在中正大學首映的日子,也恰好是2017年5月24日大法官釋憲公佈「禁止同性伴侶結婚」違反憲法第22條保障人民婚姻自由及第7條保障人民平等權之意旨。這對劇組來說是一個美好的巧合。然而,同性婚姻合法化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真正的平等還在緩慢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