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posal

提案說明

提案人 -
神農工作室

 

製作緣起

  身為高雄人的我,二十年來,很少有機會來到位在北高雄的楠梓。對我而言,楠梓加工區、石化業、煉油廠……這些都只是教科書、新聞裡的名詞。直到參與了一場探討高雄石化業的論壇,我才知道今年是郝柏村承諾後勁五輕遷廠的期限,對外來者的我來說,查閱資料、親自到後勁後才知道,與石化工廠比鄰而居是什麼樣子。而對後勁人來說,今年是對抗五輕建廠二十八年以來,最後且關鍵的一年。

煙囪底下陌生也熟悉的面孔

  初次來到後勁,我從道路旁的標語、矗立在夜市的電子布告欄上隨時在五輕遷廠的倒數、宮廟跑馬燈也不斷放送倒數的日程,觀察到後勁要求高煉廠遷廠的聲音無所不在,也認識了幾位當初反五輕的長輩:劉永鈴、李玉坤、王信長等,從長輩們的談話中,也認識了反五輕運動的堅持。透過在高雄後勁中油遷廠促進會工作的黃佳平得知,自從反五輕運動告一段落之後,綠色小組等紀錄片拍攝者、記者等陸續撤出後勁,接下來的25年裡,後勁反五輕、高雄煉油廠等雖然固定幾年就會有媒體報導,但主要探討石化產業、環保議題,少有人物的描寫、紀錄。

後勁人漫長的等待與告別

  於是我們決定在這最後的一段時間裡,來到後勁為反五輕運動留下最後一點紀錄。2015年12月31日,反五輕運動紀念晚會結束後,後勁人會如何動作?中油是否會完全遵守承諾?當年反五輕的抗爭者,現在又是如何呢?我打算透過攝影機,嘗試紀錄下這反五輕運動的最後一哩路、也透過鏡頭側寫反五輕人士的現在,希望能夠記錄下導演眼中反五輕運動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新聞媒體外反五輕的另一種樣貌。
 

故事背景

  26年前,政府宣布第五輕油裂解廠於高雄煉油廠中動工。同時,懾於後勁地方上對石化業的反對聲浪,承諾高雄煉油廠將於去年(2015)關廠停止運作。

  1941年日本為了二次世界大戰,海軍燃油需求,於後勁與半屏山間興建第六海軍燃料廠;1946年,國民政府來台後在原廠址又擴大為「中油公司高雄煉油總廠」。工業污染使得昔日翠綠豐饒的大地豬羊變色,兒時嬉戲抓魚蝦的後勁溪飄滿異色的油污;甘甜的井水變得無法汲飲、點火還能燃燒;石化工廠排出的毒氣鎮日籠罩社區,難以大口呼吸。

  高雄煉油廠從約六十年前來到後勁與半屏山間,一甲子來在後勁不斷生產、運作。1987年,石化業者與政府官僚聯手推動下,傳出五輕將於高雄煉油廠內興建的消息,後勁人長年對高煉廠汙染的不滿爆發,籌組「反五輕自力救濟委員會」,1987年開始長達三年多的圍堵西門、10月的立院流血抗爭、12月居民出動宋江陣與鎮暴警察對峙的「棺材事件」等,當時的後勁堪稱環團與學生心中的「環保聖地」。

  1990年3月反五輕工作室舉辦「反五輕誓師大會」,劉永鈴、楊朝明爬上中油燃燒塔掛上反五輕標語,成為反五輕運動的代表圖像之一、同年5月台灣第一次五輕建廠的社區公民投票,超過6成的反對票,然而9月13日,時任行政院長郝柏村等政府官員夜宿後勁,9月14日強勢宣布建廠,並承諾25年後遷廠及15億元的回饋基金,9月22日經濟部長蕭萬長宣布五輕正式動工,長達三年的圍廠宣告失敗。留給後勁人一線希望的,是一句「25年後必須遷廠」的承諾。

  而2015年,是承諾中的第25年,五輕工廠歲修後也已停工,高煉廠也於去年11月1日將全部工廠停工,但園區內半百座的儲存槽將有可能持續沿用……

 

 

 

 

內容說明

  反五輕運動除了是台灣解嚴後環保運動的里程碑,也是後勁人長達28年的忍耐與反抗,26年前五輕的強勢設廠,不但宣告長達3年圍堵西門的反抗運動失敗,也讓反五輕運動參與者對於未來感到迷茫。有人重回職場、有人選擇監督、有人退出一線、有人不時回憶當年……毫無疑問的是,這場運動影響的不僅是國家的經濟政策,也影響了後勁的環境、後勁人的生活、運動者的人生。而本片想關注的,除了反五輕運動的進程本身,還有運動者的樣貌。

  從去年九月在駁二藝術特區開幕的攝影展、十月陸續舉辦的「堅持」新書發表會,幾次社里的會議、再到十一月高雄市議會總質詢時,後勁鄉親不留油槽的訴求、白馬李錦瓏妻子病逝、反五輕人士李玉坤的告別式、後勁跨年晚會、後勁鄉親進入高雄煉油廠檢查油槽…等,我們以局外人的身分,嘗試記錄下關於這最後的反五輕運動的點滴;也希望藉由過去綠色小組所攝錄的影像,與現在的狀況互相對比、回顧,賦予舊影片新的意義。

  本片以中油高煉廠關廠進度、反五輕運動參與者為主軸,紀錄反五輕運動的最後一哩路;也透過訪談與活動回顧反五輕運動的過去與對運動者的影響。二十八年的時間,足夠讓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長大成人,也可能令一個看似無法達成的承諾如期實現。五輕宣布動工,反五輕運動失敗後,接下來這二十五年的等待,如一場漫無止盡的惡夢,在每個運動者心中翻騰。而在2015年最後的這些日子裡,彷彿對這一萬多個日子做最後的告別。

  後勁的人們是如何堅持等待?當年反五輕的人士是怎麼度過這難熬的二十八年?在新聞片中的反五輕背後,抗爭者的心目中這個運動是什麼樣貌?當年運動前線的長輩,對於反五輕的將來又有什麼樣的想像?

 

主要紀錄對象

 

 

1. 反五輕人士:劉永鈴

目前是在後勁種植竹筍的農民,約六十歲。出身農家的劉永鈴國中畢業後便學習裁縫,並在後勁開了一間西服店。1987年反五輕運動開始,劉永鈴便將西服店改為「反五輕西服」工作室,成為反五輕年輕人討論對策、製作道具等的重要據點。他也參與並策畫了多次重大事件,如棺材事件、爬上燃燒塔等。1990年9月時任經濟部長蕭萬長宣告五輕動工,三年圍廠功虧一簣,劉永鈴便退出運動前線,回歸日常生活。

 

2.反五輕青年:黃佳平

左營出身的黃佳平,年幼時剛好碰上反五輕運動,黃佳平的父親曾經帶他來到運動現場,其父也參與協助反五輕運動的進行,和反五輕有段淵源。黃佳平完成學業後,經由邱毓斌老師的介紹到後勁社會福利基金會附屬的高雄後勁中油遷廠促進會工作,負責規劃活動、整理文案等工作。高雄後勁中油遷廠促進會成立目的為監督中油高煉廠於2015年準時關廠,推動原廠址規劃為生態公園與工業遺址文化園區。

 

3. 綠色小組成員、反五輕運動成員:李錦瓏

綽號白馬,目前在廟產管理委員會、後勁社會福利基金會工作,平時協助基金會公文發送等瑣事,晚上從事夜市場地清理等工作。 1987年投入反五輕運動,在中油高煉廠外煮了三年的飯,後來成為綠色小組的成員之一,在反五輕運動中活躍於第一線。育有一女的他,妻子於去年病逝,喪葬部分由里長及劉永鈴協助辦理。患有重聽,講話簡短有力、語彙不多;時常因為聽不清訪問者語意而反覆強調自己的意見,算是個人特色之一。常以過去在西門(高雄煉油廠)圍廠的經驗為話題起頭。

 

4. 後勁基金會總幹事:李玉坤、副董事長:王信長

李玉坤,生前擔任後勁社會福利基金會總幹事,不幸於拍攝期間2015年12月4日病逝,與二十五年承諾到期擦身而過。出身美工科系的李玉坤,過去在反五輕運動中擔任文宣、標語等等的工作,也常在公開場合發言、呼口號。五輕建廠後則在廟產管理委員會工作,後來則到基金會服務,除了堅決反五輕外,也推動並督促政府與中油將高煉廠原址規劃為生態公園。

王信長,七十多歲,過去從事鐵鋁窗業,現已退休,目前擔任後勁社會福利基金會副董事長。當初偶然參與的王信長,從此成為反五輕運動的重要人物之一。目前專注於關心中油煉油廠遷廠事宜。
 

團隊分工

導演/陳庭旭
製片/王教安
攝影/陳鴻鈞
剪輯/陳忠業

 

劇組簡介

  神農工作室,是由中正大學傳播學系四位成員組成的紀錄片工作團隊,三個來自台灣、一個來自馬來西亞。其團隊名取自於成員們曾同住的宿舍,也巧合地與後勁信仰中心-鳳屏宮供奉的神農大帝有所關連。
  團隊成員長期關心高雄在地議題,碰巧碰上二十五年前後勁反五輕運動中,政府承諾高雄煉油廠遷廠的最後期限,也在後勁當地結識了反五輕運動的前輩,於是便決定提起攝影機、陪伴並記錄反五輕運動二十八年來的最後一哩路。

 

經費預算

訪談拍攝預算

項目 數量 單價 小計
交通住宿費 18趟

600/來回

10800
汽車租賃費 2天 1500/天 3000
總計     13800

影音版權預算

項目 數量 單價 小計
影片版權費 3分30秒 5000/30秒 35000
配樂製作費 1組

25000/組

25000
總計     60000

影片後製預算

項目 數量 單價 小計
後製調光費 1部 15000 15000
總計     15000

總預算

訪談拍攝預算 13800
影音版權預算 60000
影片後製預算 15000
總預算 88800+8880(10%平台維護費用)=97680

關於我們募款項目中的「影音版權預算」中的「影片版權費」的部分,主要是要支付我們使用綠色小組影像學會所提供的過去影像之版權費用,費用為30秒5000元,而我們片中預計使用三分半鐘,所以才將這部分的預算估算為35000元。

贊助回饋方式

如果您願意贊助我們500元,我們將致贈酷卡乙套。
如果您願意贊助我們1500元以上,我們除了酷卡乙套,另外加贈影片DVD乙份。

如果您願意贊助我們,不論多少金額,都是對我們的肯定,也是對這個長久以來一直存在的議題的一種關注,我們會永遠懷著感恩的心,

贊助者我們將視您意願,以真實姓名/匿名方式,於我們影片中特別感謝。
 


Report

正式報導

告別一九八七階段性完結

歷經了將近一年多的努力,神農工作室終於完成了此部紀錄片。我們秉持著原始的初衷,將這部片以不同於商業媒體所慣用的敘述事件手法做呈現,而採用人物故事為主軸,帶出這段歷程中他們的轉變,也突顯他們堅持的精神。我們將目標擺在這群鬥士的生活,他們每天活在中油旁邊,當我們在歡慶國家經濟起飛的時候,他們卻是活在恐懼之中,每天聽著中油機具運轉的聲音,睡覺時又怕中油突然起火爆炸,這些種種恐懼陪伴他們已經25年之久,試想你的一生有幾個25年,你能有這樣為了後代生活,而持續不懈的抗爭一萬多個日子嗎?他們可以,他們不是什麼有名的人,只是普通的後勁居民,但他們卻有這樣的精神與毅力,看完這部片後,我想你也會有跟我們一樣的感觸。

 

以下來自我們製片的心聲:

「小時候在高速公路上看到燃燒塔都很興奮
因為我知道看到哪些高聳的塔就代表高雄要到了
也象徵著我回到家了
但...我從沒想過住在燃燒塔底下的人是怎麼想的
我只知道這些燃燒塔為國家帶來豐厚的金錢與驚人的經濟發展
直到現在拍完這部片我才明白原來他們是如此反抗
他們這種堅持的精神!不是你能想像的!」

 

我們這支片最大的目標,一方面是讓觀眾能夠從非商業角度來看反五輕運動;二方面是喚請觀眾對周遭環保議題的重視;三方面是讓觀眾欣賞完後,能效法他們,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有這樣的毅力堅持下去。雖然不知道這樣下去,未來的結果會是怎麼樣,不過,他們知道如果中途放棄的話,就會前功盡棄,只有繼續下去才會有不一樣的事情發生。就如同我們一樣,會繼續追蹤下去,直到階段性的結果產生。這支片帶給我們的,可能不是完成畢業製作或者是完成一項作品這麼簡單而已。這過程中,我們觀察到了很多事情,也學習到了很多,不管是後勁人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又或者是他們努力不懈的精神,再再的都深印在我們的腦海之中,這些體會,若不是親身參與,感觸不會這麼的深。

 

另外,神農工作室很榮幸的在此告訴各位,本支紀錄片榮獲2016新北市學生影展「新星獎」非劇情類第一名的殊榮,謝謝之前有幫助過敝劇組的所有人,沒有你們的幫忙與努力,不可能造就今日的我們,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