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查: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5/22版】

2023年5月流傳文章指稱台灣設置太陽光電,會阻礙鋒面、造成熱島效應、減少降雨等,經諮詢相關專家,查證結果如下:

一、學者指出,鋒面空間尺度為數百公里至上千公里,影響台灣鋒面因素為太平洋高壓、來自青康藏高原的對流系統、西南季風。至於太陽光電板面積規模太小,並非影響鋒面的因素。

熱島效應是指市區比郊區溫度高的現象,此種現象會影響午後熱對流,造成都市局部午後雷陣雨變多,但與鋒面無關。因此,傳言稱「太陽光電板引發熱島效應,阻礙鋒面形成」並非事實。

二、傳言引用國外研究,稱太陽能發電廠區會引發熱島效應,造成溫度上升;學者協助解讀此研究指出,該研究觀測地點為美國沙漠地形,無法類推到台灣。

太陽能板設置地點的溫度會依地表情況,有上升或下降兩種可能性,並非如傳言所說只會造成溫度上升。

三、學者表示,太陽能板要能影響到當地雨量,需要比較大的規模,而且也跟地形有關,局部陣雨增多或減少都可能存在。傳言稱「太陽能板對周圍降雨不利」,目前台灣並無相關研究可以驗證。

四、目前台糖規劃釋出600公頃林地,可供太陽光電之用,傳言稱「砍樹種電會影響降雨量」,但所釋出林地規模是否足以影響局部降雨,目前仍無科學研究探討。

專家提醒,森林除了經濟價值之外,還有涵養水源、提供生物棲地等功能,政府要釋出林地種電前應多方審慎評估,並與社會溝通。

因此,傳言指稱太陽能板「阻礙鋒面」違背事實,引述國外研究無法類推到台灣情況,「對周圍環境降雨不利」、「砍樹種電會影響降雨量」說法尚缺乏本土研究,因此為「部分錯誤」訊息。

【查核聲明】光電政策和發展為可受公評的議題,本查核報告僅針對傳言所提錯誤知識、缺乏科學證據等內容查核,其餘個人意見不屬於查核範圍。

點選查看完整查核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