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影像加工愈易 真實與偽假一線間/特約記者 廖家慧

假新聞的猖獗是新聞工作者的巨大挑戰,而影像傳播的效應更是廣而遠,若新聞工作者能發揮辨識功能,堅守自身道德底線,才是遏制假新聞的關鍵力量。優質新聞發展協會和卓越新聞獎基金會7月21日共同舉辦調查報導工作坊,邀請《中國時報》攝影中心主任黃子明、獨立紀錄片導演李惠仁,帶著大家看見新聞影像的真實與偽假。

中國時報攝影中心主任黃子明,每天要看上萬張照片,豐富的影像經驗讓他能有效識別照片是否有問題...

國內外選舉新聞高風險 記者求證回歸基本功/特約記者 廖家慧

假新聞因著傳播科技的發展,日益進化、影響深遠,如今已成為各民主國家高度關心的課題。優質新聞發展協會和卓越新聞獎基金會7月21日共同舉辦調查報導工作坊,邀請《TVBS》新聞部副總監楊樺、《風傳媒》總編輯吳典蓉,從國內外選戰新聞報導的現況與問題,探討如何在其中找到因應之道。

美國有選舉調查新聞傳統,每逢選舉都會有幾本經典作品出版。

情緒傳播當道的新聞風險社會...

走出迷霧森林 《血淚漁場》解構跨國剝削/吳佳穎

《報導者》2016年12月推出的專題報導《造假・剝削・血淚漁場》,在2017年4月將3萬字的報導擴充為7萬字後成書出版,並在同年6月一口氣拿下「亞洲卓越新聞獎(SOPA)」3項大獎:「造假.剝削.血淚漁場」獲得卓越人權報導獎首獎、卓越調查報導獎首獎;「台灣遠洋漁業的大鮪鱸鰻」獲得卓越數據圖像獎首獎。

7月22日「2017年調查報導工作坊」,邀請報導者總主筆李雪莉與《血淚漁場》的合作媒體Tempo...

點出問題到提出解方 才是完整的調查報導/吳佳穎
 
  「如蛇般靈巧,如鴿般馴良」,三立電視專題中心製作人葉雲炫用這段話形容自己如何進行調查報導,身為電視台記者,每一個報導面向都必須有真實畫面呈現,「但受訪者為什麼要讓你拍?」因此葉雲炫說,「如蛇般靈巧」的約訪,並在過程中,「如鴿般馴良」取得受訪者的信任非常重要。
 

葉雲炫以《爐渣屋崩裂啟示錄》、《白色巨塔·口內革命》兩則專題,入選第15屆卓越新聞獎電視類調查報導獎,並在7/...

從〈看見高雄土地傷痕〉直指結構弊端/吳淑鈴

 調查報導工作坊第二場課程由去(2016)年以〈看見高雄土地傷痕〉獲得第15屆卓越新聞獎平面類調查報導獎的《報導者》記者鄭涵文、陳貞樺主講,分享她們第一次進到調查報導領域中遇到的困境及採訪技巧。演講內容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她們帶聽眾回顧調查報導的歷程,第二部份則分享他們在採訪寫作和數位呈現的心得。

調查報導工作坊第二場課程,由去(2016)年以〈看見高雄土地傷痕〉...

調查報導都是證明題/吳淑鈴

七月盛夏,約六、七十名學員為了參加已連續舉辦六年的「調查報導工作坊」,一早就頂著烈陽抵達會場。由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優質新聞發展協會主辦,台大新聞所協辦的調查報導工作坊,今(2017)年以「如何進行事實查核」為主題展開討論。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董事長蘇正平指出,從事調查報導的新聞工作者,像是置身漩渦的水手,必須在狂暴的海流中保持冷靜,希望在假新聞氾濫的今日,能培養出許多厲害的優秀水手。

第一場與談人《財訊》...

文/weReport編輯 採訪報導

「資料新聞學的基本定義是什麼?」「新興的資料新聞學能為調查報導帶來多大的新動能?」「資料新聞能否被一般新聞工作者,甚至是公民記者所方便運用?」由優質新聞發展協會與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共同舉辦的第二屆調查報導工作坊,特別以資訊新聞學作為課程焦點,不僅帶動國內對資訊新聞學的關注,亦引發學界與實務界的多元討論。

此項「調查報導工作坊」係於2013年7月20日至26日舉辦,除延續前一年的做法,...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