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2 月

資訊素養在桃園 深入社區破解假訊息—2021桃園資訊素養工作坊紀實

By editor

在人手一支智慧手機的網路時代,不論老少都面對資訊量爆炸的新形態生活,但多的資訊並不等於好的資訊,更可怕的是不實資訊的陷阱,正日日侵蝕著民眾的知識判斷與信任度,因此,優質新聞發展協會11月間首度與桃園市政府資訊科技局合作,辦理「桃園資訊素養工作坊」,分別在桃園區、中壢區社區內進行,希望透過對查核工具的介紹、學員親身經驗分享,培養公民對查核假訊息的基本認識與心法。

11月間連續四週,每週六下午,雖然每一次都是短短的兩堂課,但透過講師與社區學員的實際互動,並一一講解網路平台上假訊息流竄的弊病與破解之道,最重要的是,講師與小幫手帶著學員實際操作手機查核假訊息、假圖片,讓學員不僅止於學理上的探討,而是能有進一步親自動手查核,並從中得到樂趣與成就感。

首先在桃園區南門市民活動中心舉辦的工作坊,由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記者劉芮菁擔任講師,進入正式課程之前,劉芮菁讓現場學員思索,是否有曾經接收來路不確定真偽的訊息,卻不知道如何終結假訊息。

圖1.講師劉芮菁與學員分享各形各色、不可思議的網路謠言與破解方法。

一名學員就分享收過「馬桶水箱放藍色潔廁塊會致癌」的假訊息,但他經由網路查詢,自來水公司並沒有發過這種警告,目前也沒有實證說會致癌。

劉芮菁表示由於假訊息能挑起人們憤怒、沮喪與恐慌等負面情緒,使民眾失去判斷力而在社群平台進行轉傳,因而擴大假訊息的影響力。不實訊息以社群平台、內容農場、媒體報導三者互動而成,進一步形成假訊息生態鏈。她以「台灣打落中國戰機」為例,說明一則未經查證的推特影片,最後成為印度街頭巷尾和主流媒體的大新聞。

關於民眾轉傳假訊息的原因,劉芮菁舉出社群驅動、商業驅動、政治驅動三種驅動力量。針對如何如何辨別訊息真偽,她提出兩招辨識心法:一是觀察訊息是否有掛名記者、是否有具體消息來源、以及有無其他新聞報導,並於信任媒體或官方網站進行複查,避免點擊不明連結;第二招則是使用手機以圖搜圖,獲取訊息圖片來源,用以證實訊息真偽。

查核五字訣 忍、想、查、問、戳

「忍」就是收到標題聳動、傳言描述地點是否合理或是新聞中沒有明確消息來源,先別急著分享或轉傳,如果遇到怪怪的、聳動的訊息就要多「想」,接著去「查」詢Google或較可靠的資訊源,像是即時新聞澄清中心與各大查核機構。

圖2.由學校老師帶著一組小朋友參與課程,互動學習查核工具。

若查不到相關資訊,也可以開口去「問」,向朋友以及專家多詢問,例如遇到操作細緻度較高的假訊息,其實並不容易判別,這時就需要透過專業組織單位、媒體或事實查核單位協力幫忙比較妥當。而當經過理性判斷找到答案之後,就要幫忙把假訊息「戳」破,讓其他人知道你查核的過程。

善用圖搜圖功能 人人都是闢謠達人

「叫我闢謠達人系列」由台灣事實查核中心陳璽安擔任講師,教導學員善用APP「Google Lens」工具,以圖搜圖的技巧,讓你只要使用手機的相機功能或相片,就可以搜尋看見的事物、更快完成搜索,以及瞭解周遭環境。學員經由暖身題後,陳璽安設計了「查小喵旅遊趣」的環節,從歐洲篇、北美篇、南美篇、動物篇、植物篇以及挑戰篇,除了練習題外,準備總共有多達14個案例讓學員現學現賣,現場學員跨越年紀分組進行個案討論及分享,最終靠大家一同協力戳破了挑戰題的假照片,親手實作且積極踴躍學習的現場,讓講師十分讚許。

圖3.講師陳璽安教導學員使用以圖搜圖的APP工具。

AI換臉以假亂真 深偽技術大公開

而在中壢場的工作坊,則由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記者馬麗昕分享近期社會犯罪事件中,所使用的AI深偽技術(Deep Fake)。她透過鋼鐵人與前美國總統歐巴馬的換臉影片,顯示其技術近乎以假亂真,並表示深偽技術若被惡意使用,則成為深偽造假,影響民眾對所見所聞的態度、產生不信任,更甚者則破壞民主制度。

接著馬麗昕也讓現場學員練習分析分辨哪張照片是AI生成臉,並傳授如何看出AI生成臉的破綻,如觀察眼球位置,以及部分區域不對稱以及畫面模糊。她也介紹了深度造假的前身「粗劣造假」,如粗糙的後製合成、錯誤挪用、以及影片與無關事件的移花接木。最後,她鼓勵學員只需要透過手機以圖搜圖,不只是查核記者,每個人都能夠輕鬆進行事實查核。

圖4.講師馬麗昕說明AI變臉的破綻。

一位退休人士學員表示,近期收過最印象深刻的是「台灣進口索馬利亞香蕉生蠕蟲」的假訊息,基於台灣俗語「香蕉若生蟲,世間就無人」,懷疑之下經過查證,才發現台灣並未進口他國香蕉,得以確認該訊息為假訊息。

另一名國小學生則分享收到「淋酸雨會掉頭髮」的訊息,並對訊息的依據提出質疑,足見其已經開始具有分辨假訊息的意識。

查核工具箱以圖搜圖最方便 全員化身闢謠達人

「叫我闢謠達人系列」則由台灣事實查核中心副總編陳偉婷副擔任講師,以初階APP「Google Lens」做為示範工具,傳授以圖搜圖的技巧。陳偉婷提供了Google Lens的搜圖秘訣,在於拍照時掌握照片重點、清晰度,以及多角度捕捉,並設計了多道練習題,給現場學員進行練習。現場學員反應熱烈,在練習時若遇到困難,皆積極詢問講師與工作坊小幫手,同時與其他學員交流分享搜圖結果。

圖5.學員動起來,親手實作查核網路圖像。

陳偉婷進一步分享搜圖破解謠言的方法,利用影片擷圖進行訊息查證,並讓學員使用「新加坡超市搶衛生紙」作為練習範例。多位年長學員雖不諳手機操作,卻仍不斷反覆嘗試;年紀較小的國小學員,亦在搜得答案後,熱情分享結果給其他學員,所有人都專注投入於練習,令講師與工作人員相當感動。

圖6.雖然只有智慧手機,但學員還是認真搜圖比對真偽、出處。

手機以圖搜圖這樣做 出國旅遊語言不擔心

由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記者總編陳慧敏擔任講師,以先前介紹的APP「Google Lens」為基礎,進一步教導學員利用下方分類選項,可以更精確的使用此工具,其中特別針對翻譯的功能選項進行說明,此功能協助大家有效的得知外文標示的物品、建築物名稱或是食物成分等,現場準備世界旅遊的景點和建築物,讓學員除了用整張搜圖的技巧外,也能直接翻譯建築物的外文名稱,直接獲得答案。

現場亦有學員拿起外國零食進行翻譯搜索,沒想到在極短的拍攝後,不僅能馬上得知食物的口味,連背後的營養標示、主要成分和有效日期,都能立刻掌握,讚嘆之後出國旅遊或逛外國超市時都十分便利,回去必須跟朋友家人分享。

這一系列活動也邀請到桃園市府資訊科技局局長余宛如與科長吳宗原,蒞臨現場對目前桃園資訊素養的發展給予鼓勵,局長余宛如也分享參與工作坊的心得與展望,從小學生到退休長輩,年齡層分布廣泛,卻都能看見桃園市民對於資訊素養的重視和新知識的渴望,現場答應民眾未來會舉辦更多相關系列的講座、活動,提升桃園整體的媒體素養。

圖7. 桃園市府資訊科技局局長余宛如鼓勵民眾學習新知,提升知識力。

學員的反饋也鼓舞了講師與主辦單位,例如,就有學員第一次自己來上課,覺得有所收穫,下一週立刻帶著家人再度參加;國小老師也帶著一組學生一同參與,要將在課堂上所學當作種子小教師的帶回學校課堂。

資訊素養教育非一蹴可及,與社區民眾近距離的接觸,也給優質新聞發展協會與台灣事實查核中心帶來更多的收穫,期待下一次的課程能從這次活動出發、修正,帶給民眾更優質的知識體驗。

推薦相關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