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培煌/報導

網路社群平台成為民眾獲取資訊的主要來源,但帶有情緒、極端的貼文,不僅獲得高觸及與互動率,為平台帶來廣告效益,更助長假訊息傳播。媒體人、傳播學者與查核組織工作者表示,民眾應跳脫「社群泡泡」,透過多元管道獲取資訊,同時社群平台得善盡治理責任,避免平台與假訊息成為經濟共生模式。

「2023調查報導與事實查核工作坊」7月29、30日於台北舉辦。活動第二日第一場講座「社群平台的假訊息漩渦」由《天下雜誌》編輯顧問黃哲斌、政治大學新聞系教授劉昌德、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總編審陳慧敏,從媒體工作者、傳播學界、查核組織等多元角度,分享對於現今社群平台、假訊息與對不同世代影響的觀察。


圖1:從左至右為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董事黃兆徽、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總編審陳慧敏、政治大學新聞系教授劉昌德、《天下雜誌》編輯顧問黃哲斌/攝影:趙元彬

社群網路讓Z世代陷入「兔子洞」

來自小說《愛麗絲夢遊仙境》「兔子洞」比喻,意指陷入網路、虛實倒錯失去自我。

以短影片社交程式TikTok為例,黃哲斌表示,社群網路盛行年代,年輕人碰到問題第一時間求助的對象不是父母、老師,而是手機。美國有案例顯示,一位少女自覺肥胖,透過TikTok搜尋飲食療法,平台演算法卻推薦越來越多極端飲食療法、骨瘦如柴的影片給這位少女。

還有一位失戀的年輕人,原本只是在TikTok尋找勵志影片,平台卻推薦其他鼓吹暴力、自殘的影片,其中一部臥軌自殺短片更讓這名年輕人選擇仿效、結束生命。《華爾街日報》實驗申請100多個TikTok機器人帳號,其中30幾個帳號年齡設定是未成年,平台竟對這些未成年帳號推薦色情、毒品、情趣用品的短片。

黃哲斌指出,社群文化崛起,越極端、羞辱性的貼文,所產生的互動、觸及相較一般貼文還要高;社群平台為了「黏住」使用者,透過演算法鼓勵這類貼文,導致越匪夷所思的文字、影像,被傳播的能力就越高,此舉也促成假訊息興起與流傳。


圖2:《天下雜誌》編輯顧問黃哲斌指出社群網路平台讓年輕世代陷入「兔子洞」/攝影:趙元彬

「我們讀什麼,決定了我們是誰」,黃哲斌說,根據劍橋大學一位博士後研究員的調查顯示,相較於從主流媒體閱讀新聞的族群,從社群平台攝取新聞訊息的族群對假訊息的辨識能力較差;《路透社》數位新聞研究報導也指出,年輕Z世代傾向更信任從TikTok、網紅獲取新聞資訊,而非傳媒媒體。

黃哲斌提醒,年輕世代充滿正義感,討厭假訊息,或被商業、政治操作的訊息,但他們卻不重視新聞來源,反而容易相信假訊息;他建議,年輕族群應在自身「社群小泡泡」之外,選擇、接受其他更多元管道所獲取的資訊。

真實資訊困境:信者恆信的網路「逆火效應」

劉昌德從個人親身經驗出發,來解釋逆火效應。他提到,幾週前他在同輩LINE群組收到有人在傳「熱天喝冰水,心血管會爆裂」,讓他擔憂自己有這個健康風險,直到看到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看到查證報告才知道是假訊息,隨之而來情緒讓他很難消化,「因為我半個月沒喝冰水。」

另一則例子,是曾在5、6月引發社會極大討論「板橋幼兒園疑似餵藥案」,劉昌德當時閱讀報導,也感覺同仇敵愾,直到質譜儀報告出爐,確認「未檢出」結果後,即使閱讀到查核中心查核報告,讓他更理解初期的檢驗報告解讀問題,他再度產生「情感上無法接受當時憤慨的事情竟然是假的」。


圖3:政治大學新聞系教授劉昌德指出信者恆信的網路「逆火效應」導致事實查核的侷限/攝影:趙元彬

「假訊息流竄時,應該找到真實訊息;但即使提供正確資訊,很多人仍然還是覺得應該會有問題。」劉昌德表示,這就是「逆火效應」,信者恆信,這些人不是不相信真實資訊,而是過去的情緒反應與政治立場等因素,導致他們會更加主張所相信的假訊息,這也造成在事實查核的侷限。

社群平台、假訊息的經濟共生

劉昌德表示,現以情感傳播方式的社群網路,透過極端詞彙與概念吸引閱聽眾點擊,加上平台利用演算法推薦機制,藉此獲取廣告效益。而平台吸走新聞業廣告,這讓好的新聞媒體無法提供優質新聞給閱聽眾,導致假訊息成為社群平台最重要的訊息類型,甚至構成經濟共生。

劉昌德指出,比起主流媒體報導,假訊息生產成本低廉,透過捏造與拼湊方式,產製容易被閱聽眾點擊的內容,更符合社群平台經濟需求。

以臉書為例,劉昌德每天都會收到臉書推薦的假冒名人投資訊息貼文,即便檢舉後,還是有更多變形、假冒另一位名人的投資詐騙訊息出現,顯見假訊息更符合平台的經濟需求,成為社群平台賴以為生的盈利模式。


圖4:2023調查報導與事實查核工作坊講座「社群平台的假訊息漩渦」/攝影:趙元彬

如何打破平台與假訊息的共生模式,劉昌德說,除事實查核工作,透過政府管制與廣告自律,廣告不要資助假訊息,而是資助優質媒體報導,讓更多真實與正面的資訊可以讓閱聽眾看到。此外,社群平台業者應該透過合理的廣告分潤補助優質媒體報導,讓媒體可以產生更多好新聞,藉此才能抗衡假訊息。

平台演算法讓真實訊息難以流傳

陳慧敏表示,社群平台已經取代大眾媒體,成為民眾日常生活接觸訊息的主要管道,民眾每天起床第一件事情不是打開電視或看報紙,而是滑手機從社群平台接收資訊。因此,當社群平台演算法調整與政策改變時,直接就會影響到民眾收到的內容。

「中文媒體生態圈2022年開始受到臉書演算法調整,導致新聞生態改變」,陳慧敏指出,查核中心觀察到台灣媒體臉書專頁小編貼文的選材更加偏向「灑狗血」與吸睛內容,常以情緒引導、感性訴求等書寫方式,企圖讓閱聽眾更容易參與相關話題,如「白飯之亂」等新聞事件,導致傳統新聞寫作不復見,取而代之的是更聳動的標題與內容。


圖5: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總編審陳慧敏/攝影:趙元彬

陳慧敏說,平台演算法改變也可能影響造謠者與傳言生態。以臉書為例,臉書是台灣政治公共討論重要園地,原先在2020年總統大選期間,當時有許多臉書政治粉專,今年幾乎都改為臉書政治社團,讓社團內的同溫層與內聚力更加強化。

陳慧敏表示,其他平台如PTT、Mobile01也是假訊息、帶風向重要路線,從這兩個平台發動的貼文變得顯著,如日本蛋價便宜、北部女生結婚不想到南部辦桌的「流水席事件」,都從匿名社群發動,引起社會討論、媒體轉傳,讓議題更被放大。

另一個社群平台推特具有高觸及率,陳慧敏說,過去許多重要的新聞事件都是從推特開始發動,如一自稱美國華府廣播節目著名主持人的嘉蘭.尼克森(Garland Nixon)推文,引述白宮內線消息透露美國總統拜登脫口說出有毀滅台灣計畫。該推文一出,台灣有政治人物引用,引起社群討論,多家台灣媒體跟進報導,政論節目也接續討論熱度。但該則貼文根本只是用來「諷刺」文,並非真實資訊。

對於民眾如何跳脫假訊息漩渦,陳慧敏建議,閱聽眾首先要察覺在社群接收的訊息受制於演算法,並對收到的訊息抱持懷疑的態度。再來是建立可信的消息來源,比如支持優質媒體報導,讓該媒體可以產出更多正確的新聞內容;同時在收到訊息時,應該透過不同管道的資訊與來源進行查證。

AI技術對資訊生態的兩難

劉昌德表示,AI可以作為防治假訊息的技術,同樣也可以生產更多假訊息。人工智慧產生內容(AIGC)可以提升記者工作效率,但若商營媒體使用AIGC目的不是為了生產優質新聞,而是為了要獲取更多廣告內容、吸引更多點擊,這種使用AIGC方式,並不會提升新聞品質。

劉昌德指出,AI不是防治假新聞解方,最終還是得回歸到社群平台的治理與責任,以及新聞媒體產出更多優質新聞報導,加上查核組織查證工作,藉此才能平衡假訊息流竄。

陳慧敏說,目前外界對於社群平台相關運行機制與政策仍屬陌生,過去平台曾以無法因應當地要求來改變政策回應,因此在2022年全球查核組織曾共同串聯對YouTube發出公開信,透過全球聯繫、施壓,促成YouTube與事實查核圈溝通機制,但目前進度緩慢,效果也有限,因此還是需要透過社會與大眾的關注,才能進一步促成社群平台願意改變。


圖6:2023調查報導與事實查核工作坊講座「社群平台的假訊息漩渦」/攝影:趙元彬

推薦相關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